宫罗犹未解,下直日华东。
偶尔寻王掾,相携就阮公。
白云团野竹,清露引新桐。
藓上书帷碧,榴然药籞红。
形骸忘世外,啸傲似山中。
馔出齐眉妇,衣牵着膝童。
谈诗羞刻鹄,操技薄雕虫。
酿得初蒸黍,酣宜旋折菘。
南薰凉枕簟,西爽动帘栊。
林冰开濠濮,丹青扫岱嵩。
斋前松楚楚,几下石蒙蒙。
割肉期三伏,披襟尚可同。

初夏同黎惟敬李于美张元易及舍弟经季集顾叔潜宅得桐字十二韵

宫罗犹未解,下直日华东。偶尔寻王掾,相携就阮公。白云团野竹,清露引新桐。藓上书帷碧,榴然药籞红。形骸忘世外,啸傲似山中。馔出齐眉妇,衣牵着膝童。谈诗羞刻鹄,操技薄雕虫。酿得初蒸黍,酣宜旋折菘。南薰凉枕簟,西爽动帘栊。林冰开濠濮,丹青扫岱嵩。斋前松楚楚,几下石蒙蒙。割肉期三伏,披襟尚可同。

【注释】

宫罗:宫中的罗帐,比喻宫廷生活。下直:官员下班之后。

王掾:王羲之,字逸少,曾任会稽内史、右将军等职,官居高位。阮公:指阮籍,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

野竹:野生竹子。

清露:清澈的露珠。新桐:刚长成的梧桐树嫩芽。

藓书帷碧:苔藓覆盖的书帷呈绿色。

榴然(huǒ rán):形容石榴花鲜艳如火。药籞(yù huáng):一种草本植物名,其茎叶有香气,可以入药。

形骸:身体,这里指人。世外:尘世之外,超脱世俗。

啸傲:放声长啸,无所顾忌地畅游。山中:山林之中。

齐眉妇:古代妇女梳成发髻,两眉相齐而得名“齐眉”。

牵:牵引。

刻鹄:雕刻天鹅。刻鹄不成反类鹜(wù):比喻技艺不高,反而不如原来的东西。

操技:操持技艺。雕虫:小篆、隶书的一类文字。雕虫小技,泛指微不足道的技能。

初蒸黍:刚煮好的黍米饭。黍米是北方常见的粮食品种。

酣宜旋折菘(líng):《诗经·小雅》有“我行既集,不愆不忘”句,“愆”意为延误。诗人用此意表示自己饮酒作乐的心情。

南薰(xùn):南方暖风。

西爽:西边凉爽。

濠濮(háo pǔ):地名,在今山东滕县西南。此处泛指清凉幽静之处。

岱(dài)嵩(sōng):泰山的别称。岱岳是泰山的美称,嵩高山高峻,为五岳之长。

斋前松:作者住所附近的松树林。

楚楚:茂盛的样子。

蒙(mēng):遮蔽。

割肉:比喻节食。

三伏:一年中最热的季节,通常在小暑与处暑之间。

披襟:敞开衣襟,形容夏天天气炎热。

同:共饮。

赏析:

首联以宫罗喻宫廷生活,下直日华东暗指夏日炎炎的中午;偶遇王掾(yuàn)和阮公,则表现出对隐遁生活的向往。王掾和阮公都是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们经常在竹林里吟诗作文,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所以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于官场束缚的厌恶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颔联写诗人与王掾、阮公相聚的情景,以及他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白云团野竹,清露引新桐,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山水画卷;藓书帷碧、榴然药籞红,则展现了书房中的生机与活力。这些诗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追求自由、远离尘嚣的心境。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居住的环境,以及他的日常生活。墙上挂着苔藓覆盖的书帷,窗前摆放着一株株盛开的石榴花,这些都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享受。同时,这些诗句也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尾联则转向了诗人自身的情感表达。他虽然身处喧嚣的市井之中,却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与邻里和睦相处,享受着夏日的清凉时光。这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妥协。这种矛盾而又统一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