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逢陶令约,一过远公居。
贝叶时犹诵,桦皮手自书。
江鸥分半席,林虎傍前除。
慧日亭亭住,慈云冉冉舒。
舌波诸海里,头雪五台馀。
热恼身何病,清凉性亦虚。
梦应通蠡泽,社尚结匡庐。
悟后求真我,浮生信六如。
大暑同李明府过千佛寺访澧公八韵欣逢陶令约,一过远公居。
贝叶时犹诵,桦皮手自书。
江鸥分半席,林虎傍前除。
慧日亭亭住,慈云冉冉舒。
舌波诸海里,头雪五台馀。
热恼身何病,清凉性亦虚。
梦应通蠡泽,社尚结匡庐。
悟后求真我,浮生信六如。
注释:
欣逢陶令约:欣喜地遇到了陶渊明的邀请。
一过远公居:路过了远公的住所。
贝叶时犹诵:贝叶经时常被诵读。
桦皮手自书:用桦树皮书写文字。
江鸥分半席:江上的鸥鸟占据了半张席子。
林虎傍前除:山林中的老虎在旁边徘徊。
慧日亭亭住,慈云冉冉舒:形容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中,慈悲的云彩缓缓升起。
舌波诸海里,头雪五台余:比喻自己的舌头像波浪一样在大海中起伏,而自己的头部像雪花一样在五台山之上飘落。
热恼身何病,清凉性亦虚:身体虽然炎热烦躁,但内心却感到清凉虚无。
梦应通蠡泽,社尚结匡庐:梦见自己通达于蠡(lí)泽(地名,在今山东),而社庙仍然与庐山相连接。
悟后求真我,浮生信六如:在觉悟之后,追求真正的自我,相信六度万行的道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夏日里与友人同游千佛寺时的感怀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寺庙里的所见所闻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