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风忽萧萧,白露一何早。
嗟我思故乡,送君就长道。
骊驹在玉门,岂得长宴好。
长安多贵游,冠簪杂羽葆。
子独万里行,令予结怀抱。
惆怅枌榆情,临岐思如捣。
赠子玉连环,佩子金光草。
离别岂不悲,荣名以为宝。

【注释】

  1. 晨风:早晨的风。
  2. 萧萧:形容风声。
  3. 骊驹:一作“骊騂”,指马。
  4. 玉门:地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
  5. 岂得长宴好:怎么能长久地欢宴呢?宴好,犹言欢宴。
  6. 冠簪(zān)杂羽葆:冠簪上插着羽毛装饰。羽葆,一种古代仪仗用的羽葆,这里泛指贵游。
  7. 子独万里行,令予结怀抱:你独自万里远行,使我内心充满了思念之情。子,您;子独,独自;万里行,行走万里。令,使得。
  8. 惆怅:忧伤愁苦;悢悢:忧愁的样子。
  9. 枌榆情:《诗经》篇名,《国风·邶风》。
  10. 临岐:在岔路口分手。
  11. 赠子:送给你。
  12. 子:代指自己。
  13. 玉连环:玉制的环形佩饰。
  14. 金光草:传说中的草名,一说即灵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和天气,为全诗定下基调。二句写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三至七句写朋友离别时的情景。八至十句写别后的心理活动。末两句写诗人以荣名为重的心情。全诗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与一般的送别诗不同,没有直接描写离愁别恨,也没有用典抒怀,而是着重从对方出发,表现自己的感情。诗中写送别,却把重点放在了送别的对方身上,突出了朋友的远行,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怀。
    首句“晨风忽萧萧,白露一何早”,点明送别的季节和时间。“晨风”“白露”这两个季节节令,正符合送别时节,所以诗人特别点出。“萧萧”二字,既状出风声,又写出了秋风凄清的氛围。“白露”时节,天气转凉,万物凋零,人们容易伤感悲戚,因而诗人特别提醒对方要珍惜这美好的时光。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嗟我思故乡”一句,表明了自己的心情。“嗟”,感叹词,表示叹息。“我”指诗人自己。“思”是想念的意思。“故乡”,指自己出生的地方或父母住的地方。“送君就长道”,说明友人即将踏上长途,诗人也只好上路相送。“就长道”,就是沿着大道一直送下去。“送君”,也是说自己将要离去。“长道”,长路,指漫长的路途。“岂得长宴好”,意思是说哪里能够长久地欢宴呢?“长宴”,长时间的欢聚。这句的意思是说,友人即将离开,诗人无法久留,因此只能匆匆告别。
    第三句“骊驹在玉门,岂得长宴好。”继续写送别。“骊驹”,指良马,这里用作马名,借指送别的友人。《古诗十九首》中有“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之句,可证其说。“玉门”,地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为古丝绸之路北道的重要关隘。“岂得长宴好”,意思是说怎能长久欢乐呢?“长宴”,长时间的欢聚。这句的意思是说,骊驹就在玉门关,怎么能够长久欢聚呢?
    第四句“长安多贵游,冠簪杂羽葆”,写友人将去之地长安的情况。“长安”,指今陕西省西安市及其附近地区。长安城繁华昌盛,是全国政治、经济的中心。“贵游”,指达官贵人。“冠簪”,指戴的帽子。“羽葆”,用鸟羽装饰旗杆,为贵族所专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长安城内聚集了很多达官贵人,他们的帽子和衣服上都缀有各种鸟羽作为装饰物。“冠簪杂羽葆”,意思是说帽子和衣服上的鸟羽装饰品很多,这里指的是达官贵人的身份地位。
    第五句“子独万里行,令予结怀抱”。写诗人内心的感受。“子”字指诗人的朋友。“万里行”,指友人将要远行万里。“令予结怀抱”,意思是说让我难以割舍啊。“令”,使动。“予”,我。“抱”是拥抱的意思。“结怀抱”,指紧紧地系住心窝。这句的意思是说,你独自一人要远行万里,叫我怎么能不为你牵肠挂肚啊!
    第六句“惆怅枌榆情,临岐思如捣”。写别后的心理活动。“枌榆情”指乡里邻里之间的感情。“临岐”,站在岔路口分手。“惆怅”,因有所感触而悲伤、失望。这句的意思是说,我怀着依依不舍的情意,站在岔路口上与你告别,真是令人感到惆怅啊!
    第七、第八句“赠子玉连环,佩子金光草”,写赠别之物及表达的感情。“玉连环”,玉质的环形佩饰。“金光草”,传说中生长在西王母宫旁的一种仙草,服食后可以长生不老。这里的“金光草”,可能是用它来比喻朋友。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送你一件珍贵的礼物——玉连环,希望你佩戴它能够保你平安;另外我还送你一件宝物——金光草,希望你能够长寿。
    第九句“离别岂不悲,荣名以为宝。”写诗人对朋友的劝慰与鼓励。“荣名”,指荣誉与名声。“岂不悲”,岂不悲哀?“以为宝”,当作珍贵的东西来看待。这句的意思是说,离别之时难道不是很悲伤吗?但是,为了保持荣誉与名声,我们就应该把它当作最宝贵的宝物来珍爱啊!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描写和内心活动的刻画,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思念和友情的深厚。整首诗情感真挚、细腻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