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翔出会稽,材本东南美。
注易思深湛,裁书岸魁垒。
酒失获微愆,仙论积深憝。
一落交南州,蛾眉奈谗毁。
讲授颇窥园,苛林莳华蕊。
曲池今亦平,高台昔曾岿。
海滨遂弃捐,霸略岂不伟。
赐环竟无期,怀璧果何罪。
青蝇终吊客,斑竹歌山鬼。
拟招湘水魂,请慰延陵诔。
虞翻园
仲翔出会稽,材本东南美。
注易思深湛,裁书岸魁垒。
酒失获微愆,仙论积深憝。
一落交南州,蛾眉奈谗毁。
讲授颇窥园,苛林莳华蕊。
曲池今亦平,高台昔曾岿。
海滨遂弃捐,霸略岂不伟。
赐环竟无期,怀璧果何罪。
青蝇终吊客,斑竹歌山鬼。
拟招湘水魂,请慰延陵诔。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虞翻的诗,表达了对他的怀念之情。虞翻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也是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这首诗描绘了虞翻的一生经历,以及他死后人们对他的哀悼和怀念之情。
第一句“仲翔出会稽”,指的是虞翻出身于会稽(今浙江绍兴)这个地方。会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地方,有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都出自这里。虞翻虽然出生在这样一个地方,但他的成就却超越了他出生的地方。
第二句“材本东南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虞翻的才华非常出众,他在东南地区非常有名。这里的“东南”是指中国东南部地区,包括现在的江苏、浙江、安徽等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虞翻才华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注易思深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虞翻在研究《周易》方面有非常深厚的造诣。“注易”是指对《周易》这部经典著作进行注解和解释。《周易》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也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虞翻能够深入研究并做出贡献,可见其学识之深厚。
第四句“裁书岸魁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虞翻在书写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裁书”是指书写文章或书信。《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提到:“子产听讼,犹吾心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子产审理案件时公正无私,就像自己的内心一样。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于虞翻公正无私的评价。
第五句“酒失获微愆,仙论积深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虞翻在饮酒时不慎犯错,但他总是能及时改正错误。“仙论”是指神仙般的言论或见解。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虞翻宽容大度的赞赏之情。
第六句“一落交南州,蛾眉奈谗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虞翻被贬到南方后,遭到了他人的诽谤和诋毁。“蛾眉”是指美女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虞翻遭遇不幸的同情之情。
第七句“讲授颇窥园,苛林莳华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虞翻在教学方面也很出色,他善于培养人才。“教授”是指传授知识的人。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虞翻教育成就的赞扬之情。
第八句“曲池今亦平,高台昔曾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今的曲池已经变得平坦,而昔日的高台依然矗立。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叹之情。
第九句“海滨遂弃捐,霸略岂不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曾经的海滨如今被废弃了,但虞翻的霸略(指他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并不逊色。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虞翻事业成功的肯定之情。
第十句“赐环竟无期,怀璧果何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虞翻最终没有获得赦免的机会,他因怀璧其罪(比喻因为拥有珍宝而受到迫害)而受到牵连。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虞翻命运的同情和感慨之情。
第十一句“青蝇终吊客,斑竹歌山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最后连苍蝇都被他的名声所吸引,成为了他的“吊客”。而山中的竹子也被他的名声所感动,发出哀鸣声。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虞翻名声影响的感慨之情。
第十二句“拟招湘水魂,请慰延陵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打算去拜访湘水(湘江)上的魂魄,希望能够安慰一下虞翻。延陵(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子季札)是他的祖先,诗人希望通过祭拜延陵来表达对虞翻的追思和怀念之情。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虞翻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虞翻生平事迹的描述,展现了虞翻的才华和品德,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社会矛盾的尖锐,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