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大罗山贼来,虔刘妇女驱婴孩。
千家万家室如扫,仓囷杼轴皆尘埃。
幕府专征有成算,汉军达军势如电。
飞符三楚调狼兵,五将前驱我军殿。
笳鼓长麾入瘴茅,空巢不费诸军箭。
羽书驰报请刍粮,士饱马肥思一战。
西风铙吹凯歌归,数十俘囚泮宫献。
谁知首级半农商,血裹淋漓那忍见。
椎牛酾酒飨归士,犷悍狼兵更愁怨。
金花锦帐排军门,诸司尽向端州宴。
吁嗟此事真儿戏,曹幕诸山贼犹炽。
岭南无岁无征戎,愿君勿似大罗功。
端州凯宴行
自从大罗山贼来,虔刘妇女驱婴孩。
千家万家室如扫,仓囷杼轴皆尘埃。
幕府专征有成算,汉军达军势如电。
飞符三楚调狼兵,五将前驱我军殿。
笳鼓长麾入瘴茅,空巢不费诸军箭。
羽书驰报请刍粮,士饱马肥思一战。
西风铙吹凯歌归,数十俘囚泮宫献。
谁知首级半农商,血裹淋漓那忍见。
椎牛酾酒飨归士,犷悍狼兵更愁怨。
金花锦帐排军门,诸司尽向端州宴。
吁嗟此事真儿戏,曹幕诸山贼犹炽。
岭南无岁无征戎,愿君勿似大罗功。
注释:这首诗是关于唐代大历十四年(779年)南诏王阁罗凤攻打广西的端州的战役。诗中描述了战争前后的各种景象和感受。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为南诏国攻陷广西而写的作品,通过描写南诏国的攻势以及被攻方的抵抗情况,表达了对南诏国侵略行为的谴责以及对战争后果的担忧。
首句“自从大罗山贼来,虔刘妇女驱婴孩”描绘了南诏国军队入侵的情景,“虔刘”意为残忍地摧毁、掠夺,形象地表现了南诏国军队的残暴行径;“驱婴孩”则表明他们不仅掳掠人畜,还杀害婴儿。
“千家万家室如扫,仓囷杼轴皆尘埃”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灾难,房屋被毁,粮食堆积如山,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尘”字更是强调了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沉重负担。
“幕府专征有成算,汉军达军势如电”描述了朝廷派兵讨伐的情景,“专征”指专职出征,“成算”表示周密的计策;“汉军达军势如电”则形容唐军迅速壮大,如同闪电一般迅猛。
“飞符三楚调狼兵,五将前驱我军殿”则描绘了调动军队的情景,“飞符”指的是快速传递命令;“三楚”泛指南方地区;“狼兵”比喻南诏国的强悍军队;“前驱”即先锋部队,“殿”则是殿后的意思。
“笳鼓长麾入瘴茅,空巢不费诸军箭”描述了进军过程中的战斗场景,“笳鼓长麾”指军队前进时吹打乐器,挥舞旗帜;“瘴茅”即瘴气笼罩的山林地带;“空巢不费诸军箭”则形容战斗激烈,不需要耗费多少箭矢就能取得胜利。
“羽书驰报请刍粮,士饱马肥思一战”描绘了战事结束后的情况,“羽书”指的是紧急文书;“刍粮”指粮食饲料;“士饱马肥思一战”则表明士兵们渴望再次投入战斗,因为他们已经吃饱了,马匹也养得壮实。
战争的后果却令人痛心,“西风铙吹凯歌归,数十俘囚泮宫献”描述了战后的景象,“铙吹”即吹奏铙钹的声音;“泮宫”即古代学校的名称,这里借指朝廷。
“谁知首级半农商,血裹淋漓那忍见”揭示了战争中的残酷现实,“首级”指被杀者的尸体;“农商”代指平民百姓;“血裹淋漓那忍见”则表明战争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死亡,还有无尽的痛苦和悲伤。
“椎牛酾酒飨归士,犷悍狼兵更愁怨”描绘了战争结束后的慰问场面,“椎牛酾酒”即杀牛备酒,以示慰问之意;“犷悍狼兵”形容南诏国军队凶猛强悍;“更愁怨”则表示这些士兵在战争结束后仍然感到忧虑和不满。
“金花锦帐排军门,诸司尽向端州宴”描绘了庆祝胜利的场景,“金花锦帐”即装饰华丽的帐篷,象征着喜庆和繁荣;“诸司尽向端州宴”则表示所有官员都聚集在一起庆祝胜利。
最后两句“吁嗟此事真儿戏,曹幕诸山贼犹炽”则是对南诏国统治者的讽刺和警告,“吁嗟”表示叹息之情;“真儿戏”指这场战争就像儿戏一样轻率和不值得;“曹幕诸山贼犹炽”则是说南诏国的统治者们还在继续他们的野心和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