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丘,望远海,冥冥海风生白波,十丈汹涌冰嵯峨。
有似瞿唐下三峡,篙工舟子不敢过。是时严冬十一月,雨霜吹作燕山雪。
四野苍茫鸿雁饥,枯树半死木叶脱。嗟君萧飒风沙颜,冒寒苦欲趣入关。
云涛不见西洲渡,咫尺那分北郭山。君不见披发之翁狂渡河,其妻止之徒咨嗟。
家中餔麋尚可住,君今欲渡将如何。请君登高丘,与君望远海,一曲箜篌至今在。
长风破浪岂无时,万斛之舟且须待。
登高丘而望远海赠梁岳欧大任诗歌赏析
- 诗句释义
- 冥冥海风生白波,十丈汹涌冰嵯峨。
- 有似瞿唐下三峡,篙工舟子不敢过。
- 是时严冬十一月,雨霜吹作燕山雪。
- 四野苍茫鸿雁饥,枯树半死木叶脱。
- 嗟君萧飒风沙颜,冒寒苦欲趣入关。
- 云涛不见西洲渡,咫尺那分北郭山。
- 诗歌译文
- 在高山上眺望大海,海面的风起时波浪滔天,犹如三峡中的瞿塘峡一般。
- 那时正值寒冬腊月,大雪如鹅毛般飘落,把燕山覆盖成了银白色世界。
- 四野空旷,大雁在寒冷中饥饿地飞翔,枯萎的树木只剩下半片叶子,落叶纷纷落下。
- 感叹你被狂风吹打,面色憔悴,不顾严寒,只想渡过难关进入关中。
- 云涛翻涌,难以看清西州的渡口,即使近在咫尺,也仿佛隔着重重山峰。
- 关键词注释
- 登高丘:登上高山之巅,以远眺视野。
- 望远海:遥望辽阔的海洋,象征胸怀壮志。
- 冥冥:形容风大浪急,海风凛冽,天气阴沉。
- 十丈:极言海浪之高,汹涌澎湃。
- 有似:如同、好似。
- 瞿唐:指古代的瞿塘峡,位于四川奉节县,是中国长江三峡之一,也是夔州的重要门户。
- 诗句赏析
- “冥冥海风生白波,十丈汹涌冰嵯峨”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海边的景象,海风呼啸,波浪汹涌,岸边的冰山巍峨壮观。
- “有似瞿唐下三峡,篙工舟子不敢过”运用类比手法,将海浪比作瞿塘峡的险恶,暗示诗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 “是时严冬十一月,雨霜吹作燕山雪”通过对冬天景象的描绘,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坚韧与不屈。
- “四野苍茫鸿雁饥,枯树半死木叶脱”通过描绘荒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 “嗟君萧飒风沙颜,冒寒苦欲趣入关”通过赞美主人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传递出积极向上的力量。
- 诗歌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嘉靖四十年(1562),当时欧大任作为岁贡生被选为河南光州学正、邵武府教授等官职,并入国子监助教。
- 欧大任官至南京工部屯田司主事,转虞衡司郎中,其一生致力于文化传承与教育工作。
- 诗人简介
- 欧大任(1516-1595),字桢伯,顺德人,明末文学家、诗人、学者。他曾任河南光州、邵武府教授,入为国子监助教,官至南京工部屯田司主事、虞衡司郎中。著有《虞部集》等作品。
- 创作背景
- 欧大任生活在明朝中后期,这一时期国家动荡不安,社会矛盾尖锐。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深沉的思考和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
- 这首诗的创作可能也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