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淮向南流,直过曲江侧。
子弟昔娱游,枚马来偃息。
伊余遘清时,滥荷公府辟。
承明别我友,肃穆广陵役。
躧步文学林,笔札墙下积。
月请有升斗,商歌出金石。
朝阳梧桐枝,矫矫凤凰翼。
七襄欲报君,思见君颜色。

【译文】

淮河向南流,曲江边流淌。过去子弟时,枚乘马来休憩。伊余逢盛世,公府辟召我。承明别友朋,广陵役役役。文学林中行,笔札堆积墙。月夜请升斗,商歌出金石。朝阳梧桐树,矫健凤凰翼。七襄欲报君,思见君颜色。

【注释】

长淮:长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载王献之母谢道蕴有“未若柳絮因风起”句,后人以“长淮”指代江南,泛指故乡。

直过曲江侧:直通曲江岸边。

枚马:即枚乘,西汉辞赋家。《汉书·艺文志》:“屈原既死,然后楚日礼乐废坏,乐人操琴写怨而歌诗。故令相如为《武》、《象》之颂,奏‘九歌’,为‘武’始歌;……其后楚日礼乐废坏,……司马相如等造为‘雅’、‘颂’,采诗人之义言。”后遂以“枚马”指称汉代的诗歌创作。

伊余:我。

清时:清正廉洁的时代,指汉光武帝时期。

公府:公府衙门,这里指汉朝的公府。东汉时,尚书台下设公车、公府两个曹,负责文书和接待工作。

承明:汉代宫殿名,在今河南洛阳市西。

别:分别。

肃穆:庄严严肃的样子。

广陵:古郡名,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

躧步:漫步。

文学林:指翰林院。唐代翰林院设在禁中,称为“内廷”,故称学士为“文学”。

笔札:书信文稿。

升斗:古代容量单位,一升为斗,十斗为斛,十斛为升。这里指俸禄。

商讴:商调的歌曲。

朝阳:朝阳门,位于长安城东南面。

矫矫:高耸貌。

报君:报答君主。

七襄:指七十天。古人认为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分为十二辰,辰又分为七宿,每宿一周天为一“襄”。所以一年为七襄。

思见君颜色:想见到君王的颜色。

【赏析】

此诗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自己入朝为官,后四句写自己思念君王的心情。诗中通过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政治清明和社会安定繁荣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了他对朝廷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的不满和忧虑。此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热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