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鼎贵唐宗室,虎臣功在开元日。平陇登坛塞外闻,度辽持节师中吉。
万里搴旗气莫当,一朝赐襚才终屈。家系勋名勒此文,北海毫端见风骨。
九曲黄河沓拖流,三峰华岳锋棱出。向时碑板照四裔,岂意幽州久沉汨。
泥沙霜雪已千年,虿尾银钩只自怜。纤秾稍异琅琊体,可是灵芝手自镌。
拨镫临池映林幌,断碣残趺满烟莽。此石何为厄此时,良乡校中凿为础。
历下犹存十笏亭,龙兴尚见双螭榜。岳麓娑罗烂真态,东林秦望争摩荡。
蓟野谁占气烛天,中宵北斗回精爽。邵孺披榛寻得之,秘书嗜古亟欲往。
毁戈碎璧未堪捐,洗藓剜苔自吾党。李侯辇致驱两牛,丰城剑起蛟龙秋。
九成化度即非偶,离堆启法今同收。四方榻本传好事,何异和弓垂矢霅煜东序之天球。
君不见云麾北海宛平氏,诸李风流似苗裔。王宅先公世习书,柳家新样偏工字。

【注释】

云麾将军:官名,唐时为御史中丞。鼎贵:指显赫的家族地位。开元:唐玄宗年号。平陇:平定陇右地区。登坛:登坛拜将。塞外:指安西、北庭等边疆地区。度辽:指在边疆地区担任节度使。师中吉:师旅之中,获得吉祥。万里:指远征边塞之地。搴旗:拔取旗帜。气莫当:气势无法抵挡。赐襚:帝王赐给丧事的人财物。家系勋名:将全家都记入功勋。勒此文:刻下文字纪念。北海:指北海郡,今山东昌邑县。毫端:指笔尖。风骨:指书法的骨力。九曲河:黄河的九道弯曲。沓拖流:流动的样子。三峰:指华山的东、南、西三峰。向时碑板:以前的碑石碑版。四裔:四方边远之地。岂意:怎么想到。幽州:今北京市一带。沉汨:埋没在泥沙之中。泥沙霜雪:泥沙和霜雪。已千年:已经过了一千年了。虿尾银钩:形容书法的笔画如蝎尾一样锋利。纤秾稍异琅琊体:指书法的笔画粗细有差异。琅琊体:南朝梁武帝的书法字体。可是灵芝手自镌:不过还是像灵芝那样自然地雕琢而成。拨镫临池映林幌:把脚踏在马镫上,站在池塘边,映着树影。断碣残趺:断裂的碑石和残缺的碑座。烟莽:烟雾弥漫。此石何为厄此时:这块石头为什么在此时被毁掉?良乡校中凿为础:在良乡县的学宫里把它作为地基使用。历下:即今天的济南市历城区。十笏亭:即今天的济南市趵突泉公园内的漱玉泉亭。龙兴:即今天的济南市大明湖。岳麓:即今天的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娑罗:梵语“桑”的意思,这里指桑叶。烂真态:形容姿态生动逼真。东林秦望:指佛教净土宗的两个祖庭,分别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大慈恩寺和河南省登封市少林寺。蓟野:指今北京一带地区。中宵北斗回精爽:深夜北斗星转动,使精神清爽。邵孺:指唐代著名书法家邵雍。披榛寻得之:他披荆斩棘地找到了它。秘书嗜古亟欲往:非常喜爱古代书籍,急切地想去那里。毁戈碎璧:毁坏武器,销毁宝玉,比喻销毁文物。洗藓剜苔:用水洗去藓苔。自吾党:从我们这里开始。李侯:指宋代书法家李公麟。辇致:用车装载。驱两牛:用车载着。丰城剑起蛟龙秋:丰城宝剑出土,有龙形图案。九成化度即非偶:九成法度不是偶然得来的。离堆启法今同收:离堆遗址开启的方法现在与古法相同,可以一起收取了。四方榻本传好事:四方的书案本是好事的传承。何异和弓垂矢霅煜东序之天球:这跟古代传说中的神弓和神箭照耀东方天空的神话有什么不同呢?

【赏析】

《云麾将军断碑歌》,是一首题咏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的碑文之作。李邕(659~741年),字泰和,北海郡(今山东省昌邑县)人,唐代著名书法家,曾为左散骑常侍,后因事被贬为钦州司户参军,晚年辞官家居,于公元742年去世。李邕以善书著称于世,尤其是他的草书和行书造诣很高,被称为“书家之冠”。这首诗就是对李邕的生平及其书法艺术的赞美和怀念之作。全诗以赞颂李邕书法艺术为主调,通过对李邕的生平事迹的叙述和对其书法艺术的高度赞扬,展示了李邕博大的胸襟和高超的书法技艺,表达了人们对李邕的崇敬之情。

一、二句,诗人首先点出李邕的地位及其在历史上的影响。诗人说:“将军鼎贵唐宗室,虎臣功在开元日。”意思是李邕身为唐朝宗室,其功绩在开元年间就已卓著。这里,诗人用“鼎贵”一词形容李邕的尊贵地位,用“虎臣”来形容李邕勇武善战,用“功在开元日”来表达李邕在开元年间所立的功绩。这些词语都是对李邕的极高评价,充分体现了诗人对李邕的崇敬之情。

三、四句,诗人进一步描绘李邕的功绩和风采。“平陇登坛塞外闻,度辽持节师中吉”,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李邕曾经平定了边疆地区的叛乱,并在军队中担任过重要的职务,因此受到了士兵们的尊敬和爱戴;而“度辽”则是指他在边疆地区担任过军事将领,“持节”则是指他曾经被授予过节旄之礼,以示表彰。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李邕的英勇善战,还表现了他的智慧和才干。

五、六句,诗人继续描绘李邕的功绩和风采。“万里搴旗气莫当,一朝赐襚才终屈。”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李邕曾在万里之外的地方挥舞军旗,其气势之盛无人能敌;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却遭受了命运的打击,被贬谪到了遥远的边远之地。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李邕生前的辉煌和身后的凄凉。

七、八句,诗人进一步赞美李邕的书法艺术。“家系勋名勒此文,北海毫端见风骨。”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李邕将自己的家族荣耀和勋绩铭刻在了碑文之上,而他的书法则展现出了风骨之美。这里,诗人用“风骨”来形容李邕书法的特点,突出了他书法中的刚劲有力、不拘一格的艺术风格。

接下来的几章,诗人继续赞美李邕的书法艺术。“九曲黄河沓拖流,三峰华岳锋棱出”,“九曲黄河”象征着浩渺的历史长河,“三峰华岳”则代表着崇高的道德境界。这里,诗人用“沓拖流”来形容黄河的波涛汹涌,用“锋棱出”来形容华山的峻峭挺拔。这一章主要描绘了黄河和华山的自然景观,以此象征李邕书法中的大气磅礴和刚劲有力。

后面的几章,诗人继续赞美李邕的书法艺术。“向时碑板照四裔,岂意幽州久沉汨”,“向时”指的是过去的时候,“碑板”则是指碑文,“四裔”则是指四方边远之地。这里,诗人用“沉汨”来形容碑文被埋没了,暗示了李邕书法的传世价值受到了冷落。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而是继续赞美李邕书法的价值和魅力。

最后两章,诗人再次赞美李邕的书法艺术。“泥沙霜雪已千年,虿尾银钩只自怜”,“泥沙霜雪”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虿尾银钩”则是指李邕的书法技巧。这里,诗人用“只自怜”来形容自己对于李邕书法的珍视和欣赏。

整首诗通过赞美李邕的书法艺术,表达了人们对于李邕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诗歌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李邕书法的魅力和影响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