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纪元今八年,天子圣学勤精一。
万几稍暇御武英,时为阳月十三日。
公车门下宣画师,中官贵人跑接膝。
小臣李玄管稚圭,次第诸生就班列。
同时待诏庆遭逢,有旨上方使给札。
咫尺彤帷伏作图,天颜一笑首披阅。
彩毫气势似神助,山河草木蒙题拂。
已召主爵录以官,俸视中书舍人秩。
袅号白金更颁赐,殿前叩头拜恩出。
二生逡巡谢薄技,一朝声价遂无匹。
瀛州何羡阎立本,琅玕似胜萧协律。
先朝戴进沈粲俦,往往词臣为称述。
恭闻天子昔冲龄,平台召相咨密勿。
六经朝夕延讲官,帝鉴丹青感良弼。
二生供奉虽小臣,班伯谠言柳公笔。
虞箴舆诵古有之,愿图幽风写无逸。
宣对纪事为李又玄管建初赋
这首诗是明朝万历元年(1573),皇帝在武英殿召见画家李又玄,让他创作了一幅画。诗人王慎中看到后,写下了这首诗。
万历纪元今八年,天子圣学勤精一。
万几稍暇御武英,时为阳月十三日。
公车门下宣画师,中官贵人跑接膝。
小臣李玄管稚圭,次第诸生就班列。
同时待诏庆遭逢,有旨上方使给札。
咫尺彤帷伏作图,天颜一笑首披阅。
彩毫气势似神助,山河草木蒙题拂。
已召主爵录以官,俸视中书舍人秩。
袅号白金更颁赐,殿前叩头拜恩出。
二生逡巡谢薄技,一朝声价遂无匹。
瀛州何羡阎立本,琅玕似胜萧协律。
先朝戴进沈粲俦,往往词臣为称述。
恭闻天子昔冲龄,平台召相咨密勿。
六经朝夕延讲官,帝鉴丹青感良弼。
二生供奉虽小臣,班伯谠言柳公笔。
虞箴舆诵古有之,愿图幽风写无逸。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画家李又玄创作的诗。全诗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描写了画家李又玄的创作过程和作品,后半部分则是作者的感想。
第一联“万历纪元今八年,天子圣学勤精一”交代了创作时间。
第二联“万几稍暇御武英,时为阳月十三日。”描述了皇帝在闲暇之余创作这幅画的情景。
第三联“公车门下宣画师,中官贵人跑接膝。”描绘了画家李又玄的地位和受到的尊敬。
第四联“小臣李玄管稚圭,次第诸生就班列。”描述了画家的作品受到了人们的赞赏。
第五联“同时待诏庆遭逢,有旨上方使给札。”描绘了皇帝对画家的赏识和信任。
第六联到第八联主要描述了画家李又玄创作的细节。其中,第七联“咫尺彤帷伏作图,天颜一笑首披阅。”描绘了画家在画布上勾勒出画面的过程。
第九联“彩毫气势似神助,山河草木蒙题拂。”描绘了画家的技艺和才华。
第十联“已召主爵录以官,俸视中书舍人秩。”描绘了画家的地位和待遇。
第十一联“袅号白金更颁赐,殿前叩头拜恩出。”描绘了画家得到赏赐的场景。
第十二联“二生逡巡谢薄技,一朝声价遂无匹。”描绘了画家的谦虚和自信。
第十三联“瀛州何羡阎立本,琅玕似胜萧协律。”描绘了画家与历史上的画家相比的优势。
第十四联“先朝戴进沈粲俦,往往词臣为称述。”描绘了画家的才华得到了历史的认可。
第十五联“恭闻天子昔冲龄,平台召相咨密勿。”描绘了画家与皇帝之间的关系。
第十六联“六经朝夕延讲官,帝鉴丹青感良弼。”描绘了皇帝的教育理念。
十七联“二生供奉虽小臣,班伯谠言柳公笔。”描绘了画家的地位和才华。
最后两联则是作者的感想。第一联“虞箴舆诵古有之,愿图幽风写无逸”表达了作者对画家创作的期待。第二联“愿图幽风写无逸”则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社会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绘画这一艺术形式,展现了画家的创作过程和作品,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和谐、美好的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