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旧在无诸国,白头来作江东客。衣裘久已厌奔走,道路何尝闻拥隔。
一身自许渔樵群,有子况是文章伯。拄杖欲投烟雾深,支茅独剪云霞落。
秦淮流水栅塘斜,百尺松梯雪浪花。谁云钟阜周颙宅,不似乌衣谢尚家。
君不见天津桥南筑糟丘,何如金陵城西之酒楼。
丹诏玄纁虽有召,且留江上白蘋洲。

这首诗名为《淮南小隐歌赠陈徵君》,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在江东生活多年的老人,他离开自己的家乡无诸国,来到江东做客。尽管他已白头,但对奔波的生活感到厌倦,渴望过上一种渔樵自足的田园生活。

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君家旧在无诸国,白头来作江东客。    
衣裘久已厌奔走,道路何尝闻拥隔。    
一身自许渔樵群,有子况是文章伯。    
拄杖欲投烟雾深,支茅独剪云霞落。    
秦淮流水栅塘斜,百尺松梯雪浪花。    
谁云钟阜周颙宅,不似乌衣谢尚家。    
君不见天津桥南筑糟丘,何如金陵城西之酒楼。    
丹诏玄纁虽有召,且留江上白蘋洲。    

注释

  1. “君家旧在无诸国”:暗示这位陈徵君原本生活在一个叫做无诸的国家。
  2. “白头来作江东客”:描述了陈徵君年老后选择离开家乡,来到江东。
  3. “衣裘久已厌奔走”:表达了陈徵君厌倦了四处奔波的生活状态。
  4. “道路何尝闻拥隔”:意味着陈徵君并不受外界干扰,过着宁静的生活。
  5. “一身自许渔樵群”:显示了他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6. “有子况是文章伯”:表明陈徵君有一个很有成就的儿子。
  7. “拄杖欲投烟雾深”:描绘了陈徵君想要远离尘嚣、追求自然生活的决心。
  8. “支茅独剪云霞落”:展现了陈徵君在自然景观中寻找精神寄托的场景。
  9. “秦淮流水栅塘斜”:提到了秦淮河两岸的美丽风景。
  10. “百尺松梯雪浪花”:形容金陵城西酒楼建筑之壮观,以及其周边的自然美景。
  11. “谁云钟阜周颙宅”: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周颙故居的羡慕之情。
  12. “不似乌衣谢尚家”:以谢尚家的富贵生活为对照,突出了自己的淡泊名利。
  13. “君不见天津桥南筑糟丘”:通过对比,强调了金陵城西酒楼更胜一筹。
  14. “丹诏玄纁虽有召”:虽然有召唤,但选择了留在金陵城西的酒楼上。
  15. “且留江上白蘋洲”:表明陈徵君宁愿选择在江上的小岛居住,也不愿被朝廷召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陈徵君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疏离。诗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人通过对陈徵君与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和谐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对传统文人雅集文化的推崇。整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尚和人们的精神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