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击博浪,侠气不可束。
芒砀云始飞,中原方逐鹿。
黄石受书来,厩将天所卜。
龛定内幄谋,四海一鼎足。
扶汉汉已帝,雠秦秦已覆。
尺书召商皓,翼就歌鸿鹄。
游堪寻赤松,辞封竟辟谷。
身隐全始终,功高远荣辱。
迈迹古无两,炳几世诚独。
贤哉疏大夫,能践西京躅。

诗句解析

1 子房击博浪 - “子房”指的是张良,他与刘邦一起策划推翻秦朝。”击博浪”可能指在对抗秦朝的战役中取得关键的胜利。

  1. 侠气不可束 - 这里强调张良的义胆和豪情,不受拘束地展现他的英勇和忠诚。
  2. 芒砀云始飞 - 比喻汉朝的崛起,如同云彩开始在芒砀山起飞。
  3. 黄石受书来 - 黄石公(一个神秘的智者)将兵法传授给汉高祖刘邦,标志着汉朝的建立。
  4. 龛定内幄谋 - 指韩信在内帷幄中制定战略。
  5. 四海一鼎足 - 描述汉朝统一天下后的局面,如同四足鼎立。
  6. 扶汉汉已帝 - 描述韩信帮助建立了汉朝并成为皇帝。
  7. 雠秦秦已覆 - 指秦始皇被推翻。
  8. 尺书召商皓 - 使用书信召集了商鞅,商鞅后来辅佐秦国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
  9. 游堪寻赤松 - 描述寻找仙人赤松子。
  10. 辞封竟辟谷 - 形容辞官归隐,最终选择吃素。
  11. 身隐全始终 - 形容张良一生都在隐退中度过,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12. 功高远荣辱 - 强调张良虽然功高,但能够超脱于个人荣耀之外。
  13. 迈迹古无两 - 张良的足迹在历史上无人能及。
  14. 炳几世诚独 - 张良的功绩和品德为后世所铭记,独一无二。
  15. 贤哉疏大夫 - 赞美张良是一个有才德的人。
  16. 能践西京躅 - 指张良能够实现西汉初期的政治理想。

译文

张良在博浪沙击杀了嬴政,展现了他的侠肝义胆;在芒砀山升起云霞之时,中原地区开始了争夺天下的角逐;黄石公把《兵法》传授给了汉高祖刘邦;韩信在宫廷之中策划出谋划策,使汉朝成为了四足鼎立之势;韩信扶持汉高祖建立了汉朝,成就了帝王之业;商鞅辅佐秦国,最终成为一代雄主;韩信通过书信召回商鞅,商鞅后来帮助秦国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张良寻找到赤松真人;张良辞官后选择归隐,终于选择吃素;张良一生都在隐居之中度过,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他的功绩和品德为后世所铭记,独一无二;张良是历史上罕见的杰出人物;张良能够实现西汉初期的政治理想;张良是一位杰出的贤人,能够实践西京时期的理想。

赏析

这首诗以张良的历史事迹为主线,通过对其一生的回顾和评价,展示了他的智勇双全、忠君报国、淡泊名利等优秀品质。诗中的“子房”、“侠气”等词汇,都凸显了张良的性格特点和历史地位。同时,诗中对历史事件的描绘,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古人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既符合古诗的特点,又能够准确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