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西北来,黄鹄东南飞。
由来是匹俦,羽翼何当乖。
岂不胶与漆,谗言变欢谐。
扬蛾日以亲,掩鼻日以疑。
良会不可久,万里今在兹。
出门视颜色,风波更何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拟古赠林太史三首》之一。下面是逐句释义:
浮云西北来,黄鹄东南飞。
注释:天上的浮云从西北方向飘来,而南飞翔的大雁则从东南方向飞去。
赏析:《拟古赠林太史三首》是李白为一位林姓的太史所作,其中“浮云”与“黄鹤”是古代诗文中常用以象征高远和孤独的事物。李白在这里可能是在用这两个意象来表达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由来是匹俦,羽翼何当乖?
注释:我们本来就是同道中人,我们的羽翼又怎么会分离呢?
赏析:这里李白表达了对朋友之间深厚友谊的珍视,强调他们之间的相互支持和不离不弃。同时,“由来”、“羽翼”等词语的使用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惜。岂不胶与漆,谗言变欢谐。
注释:难道我们不是像胶和漆一样密不可分的吗,但谗言却使得我们原本愉快的关系变得不和谐了。
赏析:这里李白通过比喻表达了他对友情被破坏的痛心。“岂不胶与漆”暗示了友情的紧密和不可分割,而“谗言变欢谐”则揭示了谗言对友情的破坏作用。扬蛾日以亲,掩鼻日以疑。
注释: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嫉妒我的人会越来越疏远,而那些不喜欢我的人则会越来越怀疑。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嫉妒和猜疑现象,李白在这里用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人们在嫉妒和猜疑中所表现出的变化。良会不可久,万里今在兹。
注释:真挚的友情不会长久,现在虽然相隔万里,但我们的心依然紧密相连。
赏析: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情厚谊,即使身处异地,但心灵相通,感情不变。这里的“万里”象征着距离和隔阂,“兹”字则是代词,表示现在的情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李白对友情的珍重和对人性的洞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如嫉妒、猜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