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南岸柳如丝,柳下谁家将叛儿。
《白苎》尚能调魏谱,红牙原是按梁词。
雨添山翠通城染,潮没堤痕去路疑。
年少近来无此曲,旧游零落使人悲。
【注释】:
- 昆山听杨生曲有赠:这是一首赠给朋友的诗。
- 板桥南岸柳如丝,柳下谁家将叛儿:在板桥南岸的柳树像丝一样垂挂下来,是谁的家将叛出呢?
- 《白苎》尚能调魏谱,红牙原是按梁词:用《白苎》来调节魏代的音乐,用红牙来按奏梁代的曲子。
- 雨添山翠通城染,潮没堤痕去路疑:雨后山更绿,雨水把整个城市都染成了绿色;潮水淹没了堤坝的痕迹,道路变得模糊不清。
- 年少近来无此曲,旧游零落使人悲:我年轻的时候常常听到这首歌,现在旧日的游伴都已离散,只剩下我一个人独自伤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给朋友的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板桥南岸听到的一首曲子,抒发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感慨。
“板桥南岸柳如丝,柳下谁家将叛儿。”诗人首先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板桥南岸的柳树像丝一样垂挂下来。而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谁家的子弟将要叛变呢?这里的“叛儿”是指那些想要离开家庭、追求自由的少年。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事相联系,表达了他对那些即将离开家乡、追求自由生活的人的担忧和忧虑。
接下来两句“《白苎》尚能调魏谱,红牙原是按梁词。”诗人继续描绘了音乐的场景。他提到自己能用《白苎》来调节魏代的音乐,用红牙来按奏梁代的曲子。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于音乐的热爱和才华。
最后两句“雨添山翠通城染,潮没堤痕去路疑。”描述了雨水使山更加翠绿,雨水淹没了堤坝的痕迹,道路变得模糊不清。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雨后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板桥南岸柳树、音乐场景以及雨后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感慨。同时,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失落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