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道术骑茅龙,咳唾吹上昆仑峰。
身轻转讶茅龙重,角触孔翠石鲸纵。
仗剑叱龙赤发怒,抛茅入海琐玉树。
别检灵文学作云,英英足下觉氤氲。
杳然失却鸿鹭上,丹旌烟道空中分。
行至天穷云尽处,天薄云脆不能去。
此时浮云亦弃摈,上天下天只神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其内容如下:

轻举篇
幼学道术骑茅龙,咳唾吹上昆仑峰。
身轻转讶茅龙重,角触孔翠石鲸纵。
仗剑叱龙赤发怒,抛茅入海琐玉树。
别检灵文学作云,英英足下觉氤氲。
杳然失却鸿鹭上,丹旌烟道空中分。
行至天穷云尽处,天薄云脆不能去。
此时浮云亦弃摈,上天下天只神御。

逐句翻译及注释:

  • 幼学道术骑茅龙,咳唾吹上昆仑峰。
  • “幼学道术”指的是早年学习道教的道术,“骑茅龙”则是指骑着象征道家的龙。“咳唾吹上昆仑峰”形容自己有超凡的力量,可以将龙从地上吹到昆仑山上。这里的“昆仑”是中国神话中的神山,象征着高远和神圣。
  • 身轻转讶茅龙重,角触孔翠石鲸纵。
  • 这里描述了一个人在飞升过程中感到自己的重量突然变得很重,甚至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角触孔翠石鲸纵”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强烈的感觉。
  • 仗剑叱龙赤发怒,抛茅入海琐玉树。
  • “仗剑叱龙”表示这个人手持宝剑,勇敢地对抗着巨龙。“赤发怒”可能表示此人非常愤怒或者激动。“抛茅入海”可能是描述他投掷茅草的动作,而“琐玉树”意味着这些茅草如同装饰物一样散落在地面上。
  • 别检灵文学作云,英英足下觉氤氲。
  • “别检灵文”表明这个人在寻找一些神秘或古老的文字。“作云”可能是指他写下的文字化作了云雾。“英英足下觉氤氲”意味着这些字句仿佛充满了神奇的力量,让人感觉到周围的空气都开始流动起来。
  • 杳然失却鸿鴃上,丹旌烟道空中分。
  • “杳然”在这里意味着消失得无影无踪。“失却鸿鴃上”可能是指失去了某种重要的目标或者伙伴。“丹旌烟道空中分”形容了一种飘渺、难以捉摸的状态,就像是被烟雾笼罩的道路一样。
  • 行至天穷云尽处,天薄云脆不能去。
  • “天穷云尽处”表示到达了天空的最边缘,也就是云层消失的地方。“天薄云脆不能去”意味着即使云层已经消失,但天空仍然显得脆弱,无法支撑人继续前进。
  • 此时浮云亦弃摈,上天下天只神御。
  • “浮云弃摈”表示那些飘浮的云朵也放弃了自己的位置,离开了这个场景。“上天下天只神御”意味着只有神仙才能驾驭天空,其他人只能仰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道士修炼成仙的过程。诗中的“骑茅龙”、“呼龙”、“叱龙”、“掷茅”、“作云”等动作,都充满了神话色彩。同时,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极具个性,既有英勇、愤怒,也有温柔、飘逸的一面。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