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骑关头石片片,回风卷地击人面。
不平之色我自知,一生空读英雄传。
马挝睚眦壮气销,路逢男子囊大刀。
仓卒之间动人目,已见杀气千尺高。
银碗头盔两马驮,熊腰稳坐白鼻骡。
飞英飒飒紫须短,高准棱棱赤星满。
大白翎饬箭尾长,双鞬绣插兰觔挽。
不言我即借刀观,龙气荧荧横玉鞍。
丈五金环入手滑,斜势入海上弦月。
光铓澹澹照见人,健卒几头背迟发。
我为据鞍一问之,旋近马首前致辞。
义概谦恭道名字,自言邺下材官儿。
十五学刀向侠场,劈山断牛刀不伤。
二十比试任父职,趋役军府空仓徨。
茸茸此生二十五,功名不建黄龙府。
今年抚台檄点兵,两班皆作防秋行。
主将给我兵三千,今往密云前备边。
我闻此语长叹息,下马殷勤如故识。
细观非但骁猛人,雅毅深沉具胆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注释以及赏析:
赠邺下王大刀挥使维藩歌
车骑关头石片片,回风卷地击人面。
不平之色我自知,一生空读英雄传。
马挝睚眦壮气销,路逢男子囊大刀。
仓卒之间动人目,已见杀气千尺高。
银碗头盔两马驮,熊腰稳坐白鼻骡。
飞英飒飒紫须短,高准棱棱赤星满。
大白翎饬箭尾长,双鞬绣插兰觔挽。
不言我即借刀观,龙气荧荧横玉鞍。
丈五金环入手滑,斜势入海上弦月。
光铓澹澹照见人,健卒几头背迟发。
我为据鞍一问之,旋近马首前致辞。
义概谦恭道名字,自言邺下材官儿。
十五学刀向侠场,劈山断牛刀不伤。
二十比试任父职,趋役军府空仓徨。
茸茸此生二十五,功名不建黄龙府。
今年抚台檄点兵,两班皆作防秋行。
主将给我兵三千,今往密云前备边。
我闻此语长叹息,下马殷勤如故识。
细观非但骁猛人,雅毅深沉具胆力。
【注释】
- 车骑关头石片片,回风卷地击人面。
- “车骑关头”指的是古代关隘的要冲之地,这里形容地势险要。石头片片是指石头多且密集。回风卷地击人面,形象描绘了风吹动石头时的声响和视觉冲击。
- 不平之色我自知,一生空读英雄传。
- “不平之色”指的是内心的不平或怨愤之情。”自知”表明诗人对自己的处境有所认识。”英雄传”可能指的是关于英雄的故事或者书籍。
- 马挝睚眦壮气销,路逢男子囊大刀。
- “马挝睚眦”指的是马攻击了一只瞪眼咆哮的小动物,这里比喻诗人在战场上的威猛和勇气。”囊大刀”可能指的是携带了大刀作为武器。
- 仓卒之间动人目,已见杀气千尺高。
- “仓卒之间”指突然之间。”动目”指引起了旁观者的注意。”千尺高”形容杀气之盛,如同高山一样耸立。
- 银碗头盔两马驮,熊腰稳坐白鼻骡。
- “银碗”、”头盔”、”白鼻骡”都是古代士兵装备的一部分。”熊腰”意味着身材魁梧,”稳坐”则表现出其沉着稳重的态度。
- 飞英飒飒紫须短,高准棱棱赤星满。
- “飞英飒飒”形容头发随风飘扬的样子。”紫须短”指胡须的颜色是紫色。”高准棱棱”描述的是剑刃锋利、笔直。”赤星满”可能是指剑柄上装饰有红色的图案。
- 大白翎饬箭尾长,双鞬绣插兰筋挽。
- “大白翎饬”形容箭羽宽大而有光泽。”双鞬”是一种古时的武器装具,类似于双把的弓。”绣插兰筋挽”可能是说用精美的丝线绑扎箭尾,增加了美观和实用性。
- 我为据鞍一问之,旋近马首前致辞。
- “据鞍”是指在马上的姿态。这里的”一问之”和”致辞”可能是指询问对方的意图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 义概谦恭道名字,自言邺下材官儿。
- “义概”指的是正义的气节。”谦恭道名字”可能是指谦逊并恭敬地谈论自己的名字或身份。”自言邺下材官儿”说明他自称是邺下(地名)出身的勇士。
- 十五学刀向侠场,劈山断牛刀不伤。
- 十五岁时开始学习使用刀具,在侠义场合展示自己的武艺。”劈山断牛刀不伤”形容他的刀法非常厉害,能够轻松切断巨大的物体而不会造成伤害。
- 二十比试任父职,趋役军府空仓徨。
- 二十岁时参加了比武试剑,但未能通过考核,只能担任父亲的官职。”趋役军府空仓徨”表达了他对军事生活的无奈和迷茫。
- 茸茸此生二十五,功名不建黄龙府。
- “茸茸”形容岁月留下的痕迹。”二十五”可能是指他的年龄已经二十五岁了。”功名不建”表示他虽然努力却没有取得什么成就。“黄龙府”是中国历史上的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重要的目标或理想。
- 今年抚台檄点兵,两班皆作防秋行。
- “抚台檄点兵”指的是上级命令征兵。”两班”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员等级制度,分为文武两班。”防秋行”可能是因为秋季是边境安全的关键时期,因此需要军队进行防御。
- 主将给我兵三千,今往密云前备边。
- 主将给他分配了三千名士兵,让他前往密云前线进行防守工作。
- 我闻此语长叹息,下马殷勤如故识。
- 听到这些消息后,诗人感到十分感慨并叹息。他下马后对主将表现出非常尊敬和友好的态度,就像以前认识的人一样。
- 细观非但骁猛人,雅毅深沉具胆力。
- 观察这些人,他们不仅勇猛有力,而且具有优雅和坚定的气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描绘一位英勇之士的形象和经历,反映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战场景象、人物动作、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人物的英雄气概和豪迈情怀。同时,诗人也在反思历史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沉浮,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