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临轩策治安,近臣如雨侍金銮。
百年礼乐成周典,一代威仪陋汉官。
文气夜连奎壁动,龙光晴射斗牛寒。
董生莫负天人策,学术须期百世看。
【注释】
- 天子临轩策治安:天子(皇帝)站在殿前,为国策安邦定策。
- 近臣如雨侍金銮:近臣(近侍官)像雨点一样密集地侍立在金銮殿门前。
- 百年礼乐成周典:指周代的礼乐制度历经百年仍然完善。
- 一代威仪陋汉官:指汉王朝的威仪简陋于周代。
- 文气夜连奎壁动:夜深时奎宿(北斗七星之一)上的文采仿佛连着奎宿的墙壁而震动。
- 龙光晴射斗牛寒:晴天时太阳的光辉射向斗宿、牛宿,使它们都显得寒冷。
- 董生莫负天人策:董仲舒(董生)不能辜负天意和人事的良策。
- 学术须期百世看:学术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能成为后世的典范。
【赏析】
本诗是一首描绘宫廷景象的诗歌,通过对帝王与臣子在朝堂上的情景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治理和学术发展的期望。首联以“天子临轩”开头,展现了帝王的威严和决策;接着“近臣如雨”则表现了朝廷群臣众多的场景。颔联通过“百年礼乐”和“一代威仪”对比了周代和汉初的礼仪制度,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颈联中的天文现象,如“文气夜连奎壁动”,以及“龙光晴射斗牛寒”,都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象,既富有诗意又寓意深远。尾联“董生莫负天人策,学术须期百世看”则是对董仲舒的劝勉,希望他能够不负众望,为国家的学术发展做出贡献。整首诗既有历史感,又有现实意义,是对国家治理和学术发展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