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奇趋石室,有约问罗浮。
岂谓寻仙杖,翻成访戴舟。
身依行客苦,情为故人留。
语及经时别,中年怕远游。
【注释】
①王山人:王德操,诗人朋友。
②石室:传说中的仙人所居之处。
③罗浮:山名,在今广东省境内。
④探奇趋石室:到石室中探求神奇。
⑤有约问罗浮:与王山人约定去游览罗浮山。
⑥岂谓寻仙杖:难道以为寻求神仙用的拐杖吗?
⑦翻成访戴舟:倒成了访戴的船。戴,即戴颙,南朝宋哲学家,著《逍遥论》。
⑧行客苦:旅人艰苦。
⑨情为故人留:感情因为老朋友而留下。
⑩经时别:长时间离别。
⑪中年怕远游:中年时期因旅途劳顿而害怕远游。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送友人归姑苏的情景。开头四句写两人相约出游。“探奇”,即探求奇遇;“趋石室”,即前往石室探奇。“有约”两句,承上,说明出游的原因是为了探奇访异。“寻仙杖”,是说探奇访异,希望找到神仙;“访戴舟”,是说乘船访问戴颙,以期得到他的指教。“岂谓”两句,转写归途的艰险,反诘自己怎么会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寻仙杖”,是说探奇访异;“访戴舟”,是说乘船访问戴颙。“身依”,是说身体依从;“行客苦”,是说旅人艰苦。这两句,写归途之艰。“身依”两句,转写归途的艰险。“翻成”,意思是“反而成为”,“访戴舟”,本应乘船访戴,却倒成了访戴的船只。“身依”两句,写归途之艰。“身依行客苦”一句,是说自己身体依从旅人艰苦;“情为故人留”一句,是说感情因为老朋友而留下。“语及”两句,是说自己说到长时间离别的时候才感到害怕。这两句,写归途中的依依不舍和惜别之情。最后两句,写归途中的依依不舍和惜别之情。这两句,写归途中的依依不舍和惜别之情。
全诗写送友还苏州,首联写相约探奇访异,颔联转写归途之艰,颈联写归途之情,末联写归途中的依依不舍和惜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