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土谁堪结净缘,与君相对即陶然。
三千境在人间世,四百峰悬小有天。
差拟比丘初散众,敢言居士亦逃禅。
坐深渐入清凉界,何必攒眉向白莲。

诗句释义:

  1. 乐土谁堪结净缘,与君相对即陶然:这里“乐土”指的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或者环境,“结净缘”则意味着在此环境中能够清净修行。诗人邀请憨上人来到这个清静的地方小聚,表达了对这种理想境地的向往。而“陶然”是快乐自在的状态,诗人在与憨上人的相处中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2. 三千境在人间世,四百峰悬小有天:这两句话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诗人通过夸张(“三千”和“四百”)来强调这些景象的宏大和壮观。同时,“人间世”和“小有天”分别指代世俗和超凡脱俗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超脱尘世、接近神圣之地的理想生活的向往。

  3. 差拟比丘初散众,敢言居士亦逃禅:这两句是对憨上人的称呼和对其生活态度的描述。比丘通常指僧侣,而居士则是在家修行的人。诗人用“差拟”、“敢言”等词语来表达自己对憨上人的尊敬以及对他生活方式的认可。这里的“逃禅”可能是指他并不过分追求宗教仪式或经文诵读,而是更注重内心的修养和实践。

  4. 坐深渐入清凉界,何必攒眉向白莲: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憨上人的生活态度。诗人认为憨上人已经深入到了清凉的世界,无需再像普通人那样苦苦追求世俗的名利和地位。这里的“攒眉向白莲”可能是指他对于世俗的名利看得比较淡泊,而更愿意专注于内心的修炼和提升。

    译文:

    在朱季美的家中,我们一同前往激清台进行小聚。席间我向憨上人赠送诗篇,表达了我的敬仰之情。
    在这片乐土里,谁能找到一个清净的境界呢?看到你我相对,我就感到格外高兴。
    这里有三千里的风景,存在于人间世界;有四百座山峰,仿佛悬挂在天空之中。
    我们或许可以像比丘一样开始修行散众,但我们是否敢于说我们已经逃离了禅的束缚?
    我们深入到心灵的深处,渐渐进入了一个清凉的境界。为什么还要愁眉苦脸,去追求那白色的莲花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理想的隐居之地,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平静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表达了对纯净生活的追求。憨上人的形象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色彩,他的简朴生活态度和对禅宗的理解让整个诗作充满了哲理和诗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