萟苑风流几弟兄,握中谁更擅连城。
淮阴信是无双价,骠骑何惭第五名。
倚马向曾操健笔,挥戈今见夺前旌。
昂藏七尺看俱在,与尔同驱万古情。

【解析】

此诗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与友人的情谊。首联点明题意:“病中得何叔子龙友书问”说明是因病而作,“萟苑风流几弟兄”写出了兄弟几人在战乱年代的艰难处境;颔联写自己虽身处逆境,但依然能保持高洁的节操和高尚的人格;颈联抒发了对朋友的思念;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愿,希望自己能与他一样为国捐躯、万古留名。

【答案】

(1)病中得何叔子龙友书问却寄四首

①“病中得何叔子龙友书问”意思是说在病中得到了何叔子的信,信中询问我的情况。

②“却寄四首”的意思是说写了四首诗作为答书。

③注释:何叔子,即何逊(462—520),南朝梁诗人。

(2)萟苑风流几弟兄

①“萟苑”即王琳的字。王琳(474年—518年),庐江(今安徽舒城)人。南朝梁代政治家。南齐时任尚书左丞,随侯景叛乱后,投靠萧绎,封为晋安王长史,后任永嘉内史。侯景之乱时,他以身殉国,为东魏人所杀。

②注释:“萟苑”是他的字或号。

③赏析:王琳是王僧辩的儿子,王僧辩是陈霸先的父亲,陈霸先就是陈文帝。陈霸先建立陈朝后,追赠王僧辩为太尉,谥“忠武”。王琳的一生经历了南朝宋、齐、梁三个朝代,所以被称为“三朝士”。王琳在侯景之乱中,曾随军南征北战,后来投降了萧绎,被封为晋安王长史,后来又改任永嘉内史。公元518年,王琳在永嘉被东魏人杀害。

(3)握中谁更擅连城

①“握中”是手的意思。

②“谁更擅连城”意思是说在手中握着什么,比得上连城的宝物呢,这里用来比喻兄弟中的哪一个更好。

③注释:连城,形容价值很高。

(4)淮阴信是无双价,骠骑何惭第五名

①“淮阴”指韩信,西汉初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②“第五名”指项羽。

③注释:韩信是楚汉时期著名的将领,被封为淮阴侯。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破釜沉舟,大败秦军的主力,并自刎于乌江边。

④赏析:韩信和项羽都是杰出的英雄人物,但最终都未能善终。韩信因谋反被诛,而项羽则自刎于乌江。作者在这里借古讽今,用这两个历史人物来衬托自己的处境。

(5)倚马向曾操健笔,挥戈今见夺前旌

①“倚马”是指依仗着马鞍,这里比喻文思敏捷。

②“健笔”是指雄健的文笔,这里比喻文章写得好。

③注释:旌,古代插有羽毛的旗子。这里用来比喻指挥。

④赏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从前我依仗马鞍驰骋疆场的时候,笔下生花,文章如健将一般雄健有力;而今虽然已不能像以前那样驰骋疆场了,但仍能挥笔如飞,写出雄文。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已经不能像过去一样驰骋疆场了,但却仍然能文思敏捷,写出了雄健有力的文章。

(6)昂藏七尺看俱在,与尔同驱万古情

①“昂藏七尺”指身材魁梧,高大挺拔。

②“七尺”指人的身高。

③注释:昂藏七尺,形容身材高大挺拔。

④赏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你等七尺男儿,虽然现在不能像过去那样驰骋疆场了,但我们共同为国家效力的决心是不会改变的。这两句诗是说自己虽然不能再像过去一样驰骋疆场了,但仍要为国家效力,与大家一道为国捐躯,共同为国献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