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阴阳苦自催,黄花开遍白花开。
千枝烂熳俱无色,独爱凌霜野树梅。
岁末寒冬阴阳两相催,黄花遍地盛开白花开。
千枝万朵都失去了色彩,唯独那傲霜凌雪的野梅树最可爱。
注释:
- 岁晚:指年老体衰,这里借指一年即将结束。
- 阴阳:指天地、昼夜。
- 苦自催:形容岁月无情地催促着事物的变化。
- 黄花:这里指的是菊花,一种在秋季开放的花卉。
- 白花:这里指的是梅花,另一种在冬季开放的花卉。
- 烂熳:形容花枝繁茂,生机勃勃的样子。
- 无色:这里是指失去生机,无法再展现出美丽的花朵。
- 凌霜:指不怕严寒,能够顽强地生长。
- 野树梅:即野生的梅花树,这里特指那些不受人工栽培影响的梅花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岁末时节菊花和梅花的不同表现进行了描绘。首句“岁晚阴阳苦自催”,直接点出了时令已至年终,自然界的变化仿佛被岁月所催逼;接着以对比手法指出,无论是菊花还是梅花,都在这个季节里纷纷绽放。然而,当人们看到百花齐放的景象时,不禁会惋惜那些失去生机的花朵。
第二句“黄花开遍白花开”,则通过“开遍”二字表达了对这种景象的惋惜之情。这里的“黄花”和“白花”分别指代的是菊花和梅花,它们都是在这个季节里盛开的花卉。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反衬手法,将菊花作为背景,突出了梅花的孤傲与不屈。
第三句“千枝烂熳俱无色”,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傲骨和坚韧。虽然面对其他花卉争艳的局面,它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本色,没有丝毫动摇。这里的“烂熳”指的是花枝茂盛的状态,而“皆无色”则是指它们失去了生机,失去了原本的颜色。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最后一联“独爱凌霜野树梅”则是诗人对梅花的偏爱之情的抒发。这里的“凌霜”指的是梅花不畏严寒的品质,而“野树梅”则指的是那些野生、未经人工修剪的梅花树。诗人认为,这些野生的梅花树才是真正值得欣赏和喜爱的对象,因为它们更具有生命力和坚韧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诗人通过对菊花、梅花的不同表现进行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坚韧精神的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