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相逢五穗石,君年十五发覆额。我才弱冠长三年,桥门奋翅欢同藉。
握手还期尔汝交,粤王台下共诛茆。开社自裁灵运赋,闭门宁解子云嘲。
竹下棋枰花下酒,狂歌浪谑无不有。风雨孤灯半榻连,奇文疑义相分剖。
侧目徒看世人儿,抗风追雅为襟期。浮名惨淡成何用,与君非复少年时。
北堂萱草一朝折,叩地呼天泪如血。况复南山椿树摧,教人匍匐肠几绝。
君住铁城西,余亦家清溪。沧江阻隔百馀里,目断王孙草正萋。
君来吊我苫块上,此时无言但稽颡。语语肝肠独见君,至今怀抱成苍莽。
别去秋风一叶飘,看君振羽起云霄。威凤朝阳双翮健,老骥昂风千里骄。
文章合作无双价,名数何堪第二也。陵阳旧璞识者希,郢里新词和应寡。
羡君襟怀何卓荦,羡君高谈何岳岳。一鼓能登大将坛,片言定折充宗角。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李伯襄北上的怀念之作。诗中通过对过去友谊的回忆,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和坚定的信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忆昔相逢五穗石,君年十五发覆额。”这句话回忆了他们初次相遇的情景,那时的李伯襄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而诗人则是一个刚刚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这种年龄上的巨大差异,使得他们在相识之初就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我才弱冠长三年,桥门奋翅欢同籍。”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轻时期的感慨。他感叹自己已经过了三十岁,但在与李伯襄的交往中,仍然感到青春焕发,充满活力。这可能是因为诗人在与李伯襄的交流中,感受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使他重新找回了曾经的青春和激情。

“握手还期尔汝交,粤王台下共诛茆。”这句话描绘了他们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他们互相握手,约定以后要像朋友一样相处;他们还一起铲除杂草,共同为社区的发展做出贡献。这种密切的合作让他们成为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开社自裁灵运赋,闭门宁解子云嘲。”这句话描述了他们共同创作诗歌的经历。诗人以谢灵运的才华自诩,而李伯襄则用子云的才华来嘲笑他的自负。这种相互之间的调侃和玩笑,让他们的关系更加融洽。

“竹下棋枰花下酒,狂歌浪谑无不有。”这句话描绘了他们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他们喜欢在竹林下进行围棋,在花儿盛开的地方饮酒作乐。他们还喜欢大声歌唱,互相开玩笑取乐,这些活动都为他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风雨孤灯半榻连,奇文疑义相分剖。”这句话描述了他们在一起时的专注和投入。无论是风雨交加的日子,还是夜晚的寂静时刻,他们都在一起学习,讨论问题。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成为了彼此生命中的重要支柱。

“侧目徒看世人儿,抗风追雅为襟期。”这句话描绘了他们与众不同的生活追求。他们不愿意被世俗的眼光所束缚,而是坚持追求高雅的生活品味。这种追求让他们成为了彼此生命中的榜样。

“浮名惨淡成何用,与君非复少年时。”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看法。他认为那些浮华的名誉和地位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他已经和李伯襄成为了真正的朋友。他不再需要这些虚名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因为他已经找到了更有意义的东西。

“北堂萱草一朝折,叩地呼天泪如血。”这句话描绘了他们对失去朋友的悲痛。当李伯襄突然去世的消息传来时,他们深感悲痛。他们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泪水如同血一般涌出。这段经历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

这首诗还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他将自己的人生与李伯襄的人生进行了对比:虽然两人的年龄相差很大,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始终保持着亲密无间。这种对比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友谊的回忆,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和坚定的信念。同时,它也让读者对人生的无常和友谊的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