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正月李花白,竹径茅檐草一尺。
蓬生自掩蒋公堂,尘满宁知扬子宅。
雀罗门外可谁开,飞涛双鲤致书来。
开缄雪色披云雾,恍惚游龙遍八垓。
蝌蚪欲穷苍颉度,挥毫讵效邯郸步。
太史名垂万古中,腐儒何用寻章句。
鞭弭今当属伐兴,维扬司马大中氶。
世恩班嗣承家学,赋色千秋接广陵。
自从开府来南粤,建牙大纛前茆夺。
酒牛入幕飨材官,缝掖布衣劳折节。
娥眉元妒汉宫人,天远那能叩九阍。
拂衣竟向五湖去,赐环应召股肱臣。
狂言屘屘不足数,公谓欧生可与语。
投桃报我以琼瑶,枯骨复燃在此举。
白狼山下夜光虹,呼鸾道上不相从。
对剑挥毫歌短句,北面长缄托岭鸿。
【译文】
春风正月李花白,竹径茅檐草一尺。
蓬生自掩蒋公堂,尘满宁知扬子宅。
雀罗门外可谁开,飞涛双鲤致书来。
开缄雪色披云雾,恍惚游龙遍八垓。
蝌蚪欲穷苍颉度,挥毫讵效邯郸步。
太史名垂万古中,腐儒何用寻章句。
鞭弭今当属伐兴,维扬司马大中氶。
世恩班嗣承家学,赋色千秋接广陵。
自从开府来南粤,建牙大纛前茆夺。
酒牛入幕飨材官,缝掖布衣劳折节。
娥眉元妒汉宫人,天远那能叩九阍。
拂衣竟向五湖去,赐环应召股肱臣。
狂言屘屘不足数,公谓欧生可与语。
投桃报我以琼瑶,枯骨复燃在此举。
白狼山下夜光虹,呼鸾道上不相从。
对剑挥毫歌短句,北面长缄托岭鸿。
(注释)
- 春风正月:春天的风和正月的太阳,形容春日和煦。李花白:李花盛开时是白色的。李花即梅花。竹径茅檐草一尺:竹径、茅檐都是简陋的屋舍。草一尺指屋檐下生长的青草,这里用来表示屋檐矮小。2.蓬生自掩蒋公堂:蓬草自然生长在蒋公的院子里。蓬生是指蓬草自然生长。蒋公即蒋诩,字子文,东汉会稽上虞人。蒋诩为官清正廉洁,不贪财货,隐居于洛阳城东三十里处的蒋村。3.尘满宁知扬子宅:扬雄,姓杨名雄,西汉蜀郡成都人,曾做过大夫。扬雄著有《法言》、《太玄》等著作。扬雄曾作《解嘲》,说:“我像一只蓬草,生于蓬门之中;又像一只雀,栖息在篱笆之间。”4.雀罗门外可谁开:雀罗,古代的一种网,用来捕捉鸟兽。5.飞涛双鲤致书来:双鲤指鲤鱼成双,鱼书指书信,指书信从远方飞来。6.开缄雪色披云雾:打开信函后,就像披着雪一样洁白如玉,而书信的封面好像笼罩在云雾之中。7.恍惚游龙遍八垓:恍忽间仿佛有一条龙在空中盘旋飞舞,遍及天下各个角落。8.蝌蚪欲穷苍颉度:想要穷尽造字时所用的蝌蚪形状的笔画。9.挥毫讵效邯郸步:挥笔写字却无法效仿赵壹《非相论》中的“画鬼容易画马难”的说法。赵壹《非相论》说:“夫相者……犹犬马也。夫犬马与飞禽走兽同实矣,而猥俱得盛名于天下,何哉?”10.太史名垂万古中:太史,指太史令,官名。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等事务,地位很高。万古中,指历史久远的中间。11.腐儒何用寻章句:腐儒,指没有实际才能而又好卖弄学问的人。12.鞭弭今当属伐兴:鞭弭,指鞭和马络头等行旅用具。属,动词,归附。伐兴,征伐兴起。13.维扬司马大中丞:维扬,即扬州。司马,古代官职名。大中丞,汉代御史台的长官。14.世恩班嗣承家学:世恩,指世代的恩惠。班嗣,后代继承。15.赋色千秋接广陵:赋色,指文章色彩丰富。广陵,地名。16.自从开府来南粤:开府,指开府将军的官号。南粤,指岭南一带。南粤地处南方边远地区,地势险恶。17.建牙大纛前茆夺:建牙,建立军帐。大纛,即大旗或大旗杆,用以指挥军队。茆,一种草名。18.酒牛入幕飨材官:材料官,指军中负责供应军需物资的士兵。飨,宴请。19.缝掖布衣劳折节:缝掖,缝制衣服。布衣,平民百姓所穿的衣服。20.娥眉元妒汉宫人:汉宫人,汉代宫中的女子。21.天远那能叩九阍:九阍,传说中的山名,山上有九重门,登临此山可以见到天帝。这里指皇宫。22.拂衣竟向五湖去:拂衣,整理衣裳准备离去的样子。五湖,传说中五座大山形成的湖泊,位于今浙江境内。23.赐环应召股肱臣:环,佩玉的饰物。股肱,比喻国家的支柱。臣,旧时对人的谦称。24.狂言屘屘不足数:狂言,放肆无礼的话。屘屘,轻率放肆的样子。25.公谓欧生可与语:公,对对方的尊称。欧生,指欧阳修,当时任翰林学士、集贤殿大学士等职。欧阳修与苏轼友善,常相互酬唱诗篇。26.投桃报我以琼瑶:投桃,指投桃祝寿。琼瑶,美玉。这里借指美好的礼物。27.枯骨复燃在此举:枯骨,指死后的尸体。复燃,重新烧起。28.白狼山下夜光虹:白狼山,位于今辽宁阜新县西境。夜光虹,彩虹的一种,呈白色。29.呼鸾道上不相从:呼鸾,传说中有神性的人驾着马车飞驰而过。不相从,指不同路而行。30.对剑挥毫歌短句:对剑挥毫,指持着剑挥舞着写诗。歌短句,歌唱简短的诗句。31.北面长缄托岭鸿:北面,指面朝北。缄,封条。岭鸿,指鸿雁。这里借指书信。32.(注释)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被贬到岭南后写给朋友的一封书信,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深厚的感情和希望他们能够共同度过难关的愿望。全词通过描绘岭南的自然风光和生活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通过描绘自己的遭遇和心情变化,表现了作者的坚韧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