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与天门通,若木之西扶桑东。
赤轮飙驾出海上,须臾普照大地红。
照见楼台如蜃起,咸池浴罢趋蒙汜。
大千世界有无间,电光明灭俱如此。
此庵恍与飞云齐,俯视山河万象低。
耸身直上云霄去,空中咿喔闻天鸡。
罗浮山与天门通,若木之西扶桑东。
赤轮飙驾出海上,须臾普照大地红。
照见楼台如蜃起,咸池浴罢趋蒙汜。
大千世界有无间,电光明灭俱如此。
此庵恍与飞云齐,俯视山河万象低。
耸身直上云霄去,空中咿喔闻天鸡。
诗句翻译:
罗浮山与天门相连,就像东方的若木与西方的扶桑相望。
赤色的轮子在海上疾驰,瞬间将阳光普照大地,使一切变得通红。
光芒照耀下,楼阁仿佛是蜃气所造,而沐浴完的温泉则流向了蒙汜。
在这大千世界的广阔中,无论是有还是无,都像是在一瞬间发生。
此庵仿佛与飞翔的云彩齐平,俯瞰着山河万物,都显得那么渺小。
我挺身直入云端,只听见空中传来天鸡的鸣叫声。
注释:
- 罗浮山:位于中国广东省潮州市,为五岳之一。
- 天门:指天空的门或通道。
- 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木,位于日落之地,象征着太阳。
-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大树,东方的太阳升起之处。
- 赤轮飙:《庄子·逍遥游》中提到“赤龙乘风”,这里的“赤轮”可能是指赤色的光芒。
- 海上:指海面之上。
- 须臾:一会儿、瞬间。
- 楼台如蜃起:形容光线折射下的景象,楼台似乎是由蜃气(一种能产生虚幻景象的气态物)所构成的。
- 咸池:古代神话中的神池,常被用来代表洗浴或沐浴。
- 蒙汜:古代传说中的地名,可能是一处温泉所在。
- 大千世界:指宇宙中的三千大千世界。
- 有无间:表示一切都存在,没有绝对的有或无。
- 电光明灭:形容闪电的光芒忽明忽暗,瞬息万变。
- 庵:佛教寺院的小屋。
- 飞云:指飘动的云彩。
- 天鸡:古代传说中的报晓鸟,也被称为公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宗教意象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日出时分的自然美景和宗教氛围。首句通过罗浮山与天门的相互呼应,展现了天地之间的连接。接下来的句子,诗人以赤轮飙驾出海面、须臾普照大地等描写,表达了日出时阳光的壮丽和力量。接着,诗人以楼台如蜃起、咸池浴罢趋蒙汜等描写,进一步展示了光与影、现实与虚幻交织的复杂美感。
诗人通过大千世界有无间、电光明灭俱如此的表述,深化了对生命和宇宙的理解。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奥秘的探索。同时,诗人通过对庵与飞云的对比,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