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山有神湖,众水于此蓄。
瀑挂若联珠,涓鸣如喷玉。
饮之爽人怀,挹以濯吾足。
不辨仙与凡,蓬莱隔天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山中问答》。

译文:

入水帘洞
兹山有神湖,众水于此蓄。
瀑布挂在像串珍珠,小溪细流声如喷玉。
喝一口泉水清爽人心怀,用它来洗脚干净无瑕疵。
不分辨这是仙家还是凡家,蓬莱仙境隔天竺。

注释:

  1. 兹山有神湖,众水于此蓄。
    兹山:这里指代某座大山,有神性。
    神湖:具有神秘色彩的湖泊,可能与神话传说有关。
    众水于此蓄:众多的水流都汇聚在这里。

  2. 瀑挂若联珠,涓鸣如喷玉。
    瀑挂若联珠:瀑布如同一串珍珠悬挂着。
    涓鸣如喷玉:细小的水流声如同玉石在喷涌。

  3. 饮之爽人怀,挹以濯吾足。
    饮之爽人怀:喝这里的泉水让人感到清爽。
    挹以濯吾足:用这里的泉水来洗我的脚。

  4. 不辨仙与凡,蓬莱隔天竺。
    不辨仙与凡:无法分辨这是神仙还是凡人。
    蓬莱隔天竺:蓬莱(传说中的仙山之一)与天竺(古代印度的一种象征,也指佛教中的净土)相隔遥远。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首句“兹山有神湖,众水于此蓄”描绘了一座具有神秘色彩的大山,山上汇聚了许多清澈的泉水,给人以清新之感。第二句“瀑挂若联珠,涓鸣如喷玉”进一步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如同珍珠串联般美丽。第三句“饮之爽人怀,挹以濯吾足”则表现了泉水的清凉,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和舒适。末句“不辨仙与凡,蓬莱隔天竺”则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