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之峰高插天,下围紫翠凌苍烟。
蓬莱一峰浮海至,两山相对参差连。
飞云绝顶罕人迹,弱水迢迢天路隔。
身轻倏忽摩天门,不用侯阳驱电策。
我闻此地多瑶宫,楼台颢气乘鸿蒙。
遍游别殿七十所,道逢丹女与芝童。
我便抠衣向前揖,长跪愿乞丹砂粒。
女童相笑不肯言,导我瑶宫左户入。
身经贝阙几层城,会见群真宴玉京。
群真詈我凡胎重,唐突如何谒太清。
我魂惊悸不能语,遍身只觉汗如雨。
中有庞眉一老翁,列在仙曹为桂父。
说我原从散圣班,天机漏泄堕尘寰。
仙源傥有回头念,玉笈金书可次颁。
忽闻此语如痴梦,但记丹经口中诵。
顷刻群真罢宴归,觉来云锁深岩洞。
乃知仙路元非遥,流水桃花过铁桥。
云静天清如此夜,恍惚空中听玉箫。
回看下界须臾景,目前山水俱泡影。

飞云顶放歌

罗山之峰高插天,下围紫翠凌苍烟。

蓬莱一峰浮海至,两山相对参差连。

飞云绝顶罕人迹,弱水迢迢天路隔。

身轻倏忽摩天门,不用侯阳驱电策。

我闻此地多瑶宫,楼台颢气乘鸿蒙。

遍游别殿七十所,道逢丹女与芝童。

我便抠衣向前揖,长跪愿乞丹砂粒。

女童相笑不肯言,导我瑶宫左户入。

身经贝阙几层城,会见群真宴玉京。

群真詈我凡胎重,唐突如何谒太清。

我魂惊悸不能语,遍身只觉汗如雨。

中有庞眉一老翁,列在仙曹为桂父。

说我原从散圣班,天机漏泄堕尘寰。

仙源傥有回头念,玉笈金书可次颁。

忽闻此语如痴梦,但记丹经口中诵。

顷刻群真罢宴归,觉来云锁深岩洞。

乃知仙路元非遥,流水桃花过铁桥。

云静天清如此夜,恍惚空中听玉箫。

回看下界须臾景,目前山水俱泡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仙境的诗作,通过对仙境的描述和对神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渴望。

诗人描绘了罗山西峰的景象,山峰高耸入云,周围环绕着紫色的翠绿山林,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中。接着,诗人转向了仙境中的蓬莱岛,它漂浮在海面上,与周围的山峰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然而,飞云绝顶的地方人迹罕至,显得神秘莫测,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诗人描述了仙境中的环境,弱水(黄河)流淌不息,天空与地面的距离被拉得远远的,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这里没有世俗的束缚,只有自由的灵魂在翱翔。诗人通过这些描绘,展现了仙境的美丽和神秘。

诗人转向了仙境中的居民,他们都是仙人,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诗人与一位仙女交谈,她拒绝了他的请求,这让诗人感到既惊讶又失望。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向仙境深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仙人,包括一位被称为桂父的老人。老人告诉他,他曾从散圣那里学习过天机,但现在却被尘世的诱惑所困。

诗人表达了他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仙道的渴望。他希望仙境中的人们能够回头关注他这个凡人,赐给他一些修炼的方法。然而,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仍然身处尘世之中,周围的景物都变得模糊不清。这种对比让诗人深感遗憾和失落。

这首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和对仙人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渴望。同时,它也反映了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这种对美好的追求和对未知的探索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