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沧海,清辉盈此时。
似规流素魄,持粉俪新姿。
波泻沦河影,榆寒露鹊枝。
与君同万里,无那独含思。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明月照沧海,清辉盈此时。
  • “明月”是诗中的自然景象,常在文学中象征着美丽和平静。“照沧海”则意味着月亮照亮了广袤的大海,增添了无限的宁静和辽阔。这里的“清辉”指月光的明亮清澈,而“盈此时”强调了月光照耀的时间和场合,即夜晚。整体上,这一句表达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月夜氛围。
  1. 似规流素魄,持粉俪新姿。
  • 在古典文学中,月亮常被比喻为规(圆月),这里指的是月亮的形状。“流素魄”形容月光如流动的白色丝绸一样柔和、纯净。“持粉”可能是对“持素”的误写或误传,意指手持或拥抱着月光。“俪新姿”可能是指新的形态或是新颖的样子,这里可能是描述月光的新颖和独特之处。这句表达了月光的美丽和独特性。
  1. 波泻沦河影,榆寒露鹊枝。
  • 这两句描绘了月亮影响下的自然景观。“波泻”可能意味着水波因月光而泛起,形成美丽的涟漪。“沦河影”暗示了月光映照在河面上,形成了美丽的倒影。“榆寒露鹊枝”中的“榆”是一种树木,“寒露”表示秋日的露珠,而“鹊枝”则形象地描述了树枝上的鹊鸟因受到月光的照射而显得更加明亮。这句描绘了秋天月光下河边的景象。
  1. 与君同万里,无那独含思。
  • 最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与君同万里”表明诗人虽然身处异地,但心情与朋友相似,都感受到彼此的距离之遥远。“无那”是古汉语中的一种感叹语气词,表达无法抑制的情感。“独含思”强调了诗人独自面对这份情感,没有其他陪伴或分享的人。整句反映了诗人在异地对朋友的深切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十五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夜之下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对明月的描写引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随后通过月亮的光芒影响了周围的自然景物来进一步加深主题。诗中的“无那独含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这种思念跨越了距离的障碍,体现了深厚的友情。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诗歌,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传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连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