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思京洛日,初及壮盛时。
极意但娱乐,奄忽岁月驰。
亦知计不立,才薄靡所施。
良无根株托,飞蓬安可期。
自我与君居,远在天一涯。
出处道不同,荣悴古有之。
反复念畴昔,筋力亦已衰。
会面谅无由,愿寄一言辞。
久要贵能敦,情义两不疑。
勖哉崇明德,式用慰我私。
【注释】:
- 回思京洛日,初及壮盛时。
回思:回想。
京洛:指东汉时期的京师洛阳和西京长安。
初:起初,刚。
及:达到,实现。
盛:旺盛,繁荣昌盛。
- 极意但娱乐,奄忽岁月驰。
极意:极力。
娱乐:欢娱娱乐。
奄忽:突然,迅速。
岁月:时光。
驰:快跑。
- 亦知计不立,才薄靡所施。
亦知:也明白。
计:打算,计划。
不立:不能实现。
靡所施:无法施展。
- 良无根株托,飞蓬安可期?
良:很,非常。
无根株:没有依托。
飞蓬:飘荡的蓬草。
安可期:哪里能期待。 5. 自我与君居,远在天一涯。
自我:我。
与君居:与您同住。
天一涯:天上的一边,比喻距离遥远。 6. 出处道不同,荣悴古有之。 出处:出处,原处。
道:道理、志趣等。
不同:不相同。
荣悴:荣耀或贫贱。
古有之:自古以来就有。 7. 反复念畴昔,筋力亦已衰。 反复:再三思考。
畴昔:过去。
筋力:体力,精力。
亦已衰:也衰退了。 8. 会面谅无由,愿寄一言辞。 见面:见面的机会很少。
谅无由:当然不可能了。 愿寄:希望能寄托给……。 9. 久要贵能敦,情义两不疑。 久要:长久的关系密切。
贵能敦:能够保持关系亲密。 情义两不疑:情感和义理都不怀疑。 10. 勖哉崇明德,式用慰我私。 勖哉:勉励你啊。
崇明德:崇尚美德。 式用慰我私:以此慰藉我内心的愿望。 11. 崇:尊崇、崇敬。 12. 明德:美德、道德。 13. 式用慰:以此来安慰。 私:自己的心愿,愿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友之作,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感情以及因友人远去而生出的孤独与无奈。全诗以“怀友”为主题,通过回忆和想象的方式,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回思京洛日,初及壮盛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在京城洛阳时期的回忆,那时他正值壮年时期,意气风发。这里的“京洛”指的是当时的都城洛阳,而“初及壮盛时”则表明了诗人正处于人生的巅峰阶段。
第二句:“极意但娱乐,奄忽岁月驰。”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追求享乐的心态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虽然极力享受生活的乐趣,但岁月却如同飞驰的骏马,迅速消逝。
第三、四句:“亦知计不立,才薄靡所施。”
这三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明白自己的计划难以实现,才华有限,无法施展拳脚。这种无奈和挫败感让诗人感到沮丧。
第五至九句:“良无根株托,飞蓬安可期?”
这几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迷茫。他觉得自己就像一棵没有根基的飞蓬草,无法找到可靠的依靠,也无法预测自己的命运。这是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助感。
第十至十三句:“自我与君居,远在天一涯。”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距离感。他们相隔遥远,仿佛身处两个不同的世界,彼此的联系变得脆弱而模糊。
第十四句:“出处道不同,荣悴古有之。”
这里诗人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人生的道路和目标各不相同,荣华富贵或贫穷潦倒都是历史的常态。这种对现实的认知让诗人感到无奈和困惑。
第十五至十八句:“反复念畴昔,筋力亦已衰。”
这几句描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之情。他回想起过去的岁月,感叹自己的精力和体力已经不如从前。这种怀旧和衰老的情感让人心生感慨。
第十九句:“会面谅无由,愿寄一言辞。”
这里诗人表达了渴望与朋友相见的愿望。但遗憾的是,见面的机会很少,只能通过书信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这种遗憾和无奈让人感到心痛。
第二十句:“久要贵能敦,情义两不疑。”
最后两句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和真挚的情感。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我们能够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就能克服一切困难,保持情感的真诚与信任。这是对友情最美好的期望和祝福。
这首诗通过回顾往事、抒发情感、展望未来等方式,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重和对生活的感慨。它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深深眷恋和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