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落离群思不胜,美人遥隔暮云层。
梦回双杵孤城月,愁入寒窗独夜灯。
黄菊秋深应送酒,白莲何处共寻僧。
龙山此日重阳近,杖屦从君更一登。
诗句解读与赏析#### 第一句:
摇落离群思不胜
这句表达了诗人因远离家乡,在秋夜的寂静中感到孤独和思念之情。”摇落”意味着秋季的自然景象,落叶纷纷,象征季节的变化;”离群”则表示诗人离开了同伴或群体,独自面对环境。”思不胜”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孤独感难以承受的心情。
第二句:
美人遥隔暮云层
此处”美人”指代远方的爱人,”遥隔”表明他们之间有距离,”暮云层”形容天色渐晚,云层厚重,增添了一份朦胧和遥远的感觉。整体上,这句话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诗人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爱人的深切思念。
第三句:
梦回双杵孤城月
通过”双杵”(古代洗衣的工具),这里可能隐喻诗人内心的劳作或生活的压力。”孤城月”则营造了一种夜晚,只有月光照耀下的静谧而孤单的场景。此句反映了诗人在梦中回到过去,感受到一种与现实不同的宁静和孤独。
第四句:
愁入寒窗独夜灯
“愁”字直接表现了诗人的忧愁心情,”寒窗独夜灯”则进一步强调了孤独和寒冷的感觉。诗人在这寒冷的夜晚,只有一盏孤灯陪伴,加深了他/她的孤独感。
第五句:
黄菊秋深应送酒
这句诗中提到”黄菊”,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的品质。同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暗示了诗人在秋天收获的同时也可能有所失落或哀愁。”送酒”可能指的是诗人准备用黄菊酿酒或与之相关的活动,也可能是表达通过这种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第六句:
白莲何处共寻僧
这里的”白莲”可能是指莲花,通常在佛教文化中代表纯净和超脱。”何处共寻僧”则可能表达了诗人想要找到一个可以共度时光、共同修行的人的愿望。这也可能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第七句:
龙山此日重阳近
“重阳”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秋季的一个重要节气,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登高的习俗,寓意着长寿和健康。诗人提到”龙山”和”重阳”,可能是在暗示这个时节适合登山或进行其他户外活动。
第八句:
杖屦从君更一登
“杖屦”指的是手杖和鞋子,常用来形容行走不便或旅行的状态。”更一登”表示再次攀登或尝试攀登,显示出诗人愿意接受挑战,不放弃任何一次接近高处的机会。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期许。
总结: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和孤独感。诗人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和比喻,将个人的情感投射到自然界中,通过这些自然元素传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