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子去何适,鸠声断复啼。
阴晴五月半,天地大江西。
水远湘流合,山重岭峤迷。
向来弧矢意,不敢惮航梯。
南昌道中
客子去何适,鸠声断复啼。
阴晴五月半,天地大江西。
水远湘流合,山重岭峤迷。
向来弧矢意,不敢惮航梯。
注释:
客子去何适:客子,即旅人,去何适,意为去哪里?这是诗人在旅途中的一个疑问。
鸠声断复啼:鸠,这里指布谷鸟,一种常在农田间叫的鸟。断复啼,形容鸠鸟时而停止鸣叫,时而又开始鸣叫。
阴晴五月半:阴晴,天气的变化。五月半,农历五月十五日。这里的“阴晴”和“五月半”都暗示了天气的多变。
天地大江西:天地,这里泛指自然界。大江西,指长江,因为长江从西向东流经江西省。
水远湘流合:湘流,湘江的水。这里可能是指江水与湘江相汇的地方。
山重岭峤迷:山重,表示山峦叠嶂。岭峤,指的是山脉。迷,表示迷茫。这句诗描绘了群山环绕、云雾缭绕的景象。
弧矢意:弧矢,古代兵器中的弓和箭。这里借指弓箭。意,这里可以理解为意志或目标。
航梯:航梯,这里可能是指船只或桥梁等可以航行的工具。不敢惮航梯,意思是不敢轻视任何可以航行的工具。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人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客子去何适”,点明了主题——旅行。诗人作为客人,要去往何处呢?这个问题在旅途中不断困扰着他。而第二句“鸠声断复啼”,则以鸟儿的声音来表达诗人的心情——时而宁静,时而烦躁。
第三句“阴晴五月半”,描述了天气的多变和季节的交替。第五至七句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山水风光。群山环抱,云雾缭绕,让人感到迷茫和困惑。然而,第八句“向来弧矢意”又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不会放弃自己的目标。
最后一句“不敢惮航梯”,则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和提炼。它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和勇气,就能克服任何困难。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的风格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