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长安路五千,几回云里望青天。
山从绝顶朝驱马,水向高源夜放船。
蒲艾渐香临午日,风霜饱历任流年。
本来带得烟霞疾,歌入沧浪意惘然。

【诗句释义】

  1. 一别长安路五千:指从长安出发,经过漫长的五千余里的旅行。
  2. 几回云里望青天:形容旅途之遥和所见之广。
  3. 山从绝顶朝驱马:山从最高处向远方延伸,就像马匹被驱使一样。
  4. 水向高源夜放船:水流向更高的地方,晚上在船上放船。
  5. 蒲艾渐香临午日:中午时分,蒲草与艾草散发出阵阵香气。
  6. 风霜饱历流年:经历风吹霜打,岁月流转。
  7. 本来带得烟霞疾:本应带着烟霞疾走,却只能无奈地停留。
  8. 歌入沧浪意惘然:歌声落入沧浪(指江湖),心中迷茫。

【译文】
离别长安已五年,几回在云雾中遥望青天。
山从山顶延伸像马被驱使,水向高处流淌夜晚放船。
中午时分,蒲草与艾草散发出阵阵香气,风吹着霜露,岁月匆匆流逝。
本应带着烟霞疾走,却只能无奈地停留。
歌声落入江湖,心中迷茫。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游子对离别故乡、远离家乡的感慨之情的诗歌。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形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变化。

首联“一别长安路五千,几回云里望青天”表达了诗人离开长安后漫长而遥远的道路和频繁的云中眺望青天的心境。长安是当时的都城,离开它意味着要踏上一段漫长的旅程,而云中眺望青天则描绘出一种遥远而迷茫的感觉。

颔联“山从绝顶朝驱马,水向高源夜放船”,通过对比山与水的动作,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和美景。山的高大和水的高远形成了对比,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变迁。而夜晚放船则增添了一份静谧和孤独感。

颈联“蒲艾渐香临午日,风霜饱历流年”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蒲艾的香气代表着生命的活力,但午时已经来临,意味着时光已经过去。而风霜饱历则暗示了岁月的沧桑和人生的经历。

尾联“本来带得烟霞疾,歌入沧浪意惘然”则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反思和感慨。他原本应该带着烟霞疾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梦想。但是,当他真正面对生活的艰辛和挑战时,却发现自己的力量有限,无法应对所有的困难。这种情感使得他感到迷茫和无助。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