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衔斜日澹馀晖,匹马迢遥历翠微。
雨过不知三伏在,风来那得一尘飞。
舂残水碓香粳熟,灌足溪田老芋肥。
物色满前吟未己,又逢横笛牧童归。

萍乡马上

山衔斜日澹馀晖,匹马迢遥历翠微。雨过不知三伏在,风来那得一尘飞。

舂残水碓香粳熟,灌足溪田老芋肥。物色满前吟未己,又逢横笛牧童归。

注释:

萍乡马上:即作于萍乡的马背上。

山衔斜日澹馀晖,匹马迢遥历翠微: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群山之上,我骑着马在远处行走,穿过了一片青翠的山峰。“山衔”指夕阳西下时,太阳挂在山后,仿佛是山在衔住太阳一样。“澹”是淡的意思,形容夕阳的光辉柔和而淡薄。“馀晖”是指太阳落下后,留下的微弱光线。“匹马”指的是单人骑马。“迢遥”是遥远的意思。“历翠微”指的是穿越青翠的山峰。“翠微”是青山的意思。

雨过不知三伏在,风来那得一尘飞:雨后天气变得清凉,我竟然忘记了已经进入了炎热的三伏天;风吹起来尘土飞扬,我竟然感到了一丝凉爽。“三伏”是夏季最热的时候,通常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阶段。“那得一尘飞”是说风吹起来,尘土飞扬的景象。“知”是指知道,了解。

舂残水碓香粳熟,灌足溪田老芋肥:春天过去了,舂米的声音已经结束,稻谷也已经成熟了。我用井水灌溉着溪边的稻田,看着那些老去的芋头。“舂残”是指舂米的杵声已经结束了。“碓”是一种用来舂米的木制工具。“粳”是大米的一种。“熟”是指成熟的状态。“灌足溪田”是指给溪边的稻田浇足了水。“溪田”指的是溪边的田地。“老芋肥”是指老去的芋头已经变得饱满。

物色满前吟未己,又逢横笛牧童归:眼前的景象让我忍不住吟诗,但还没吟完,就听到了牧童吹奏横笛的声音。“物色”是指周围的景色。“吟未已”是指吟诗还没有完。“吟”是指吟咏,这里指诗歌创作。“又逢”是指再次遇到,又一次。“横笛”是竖着吹的笛子,声音较为低沉。“牧童”是指放牧的童子,这里指一个吹笛的牧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和农民生活的田园诗。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萍乡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表达了对大自然和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意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