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眼流年又涉虚,了知天地等籧庐。
后来世事三春梦,前此闲愁一夕除。
未静风尘羞肉食,忽惊梅柳忆山居。
灯前强和阳春曲,醉拂云笺任草书。

诗句释义

  1. 过眼流年又涉虚,了知天地等籧庐。
  • “过眼流年”表示时间的流逝,如流水般快速。这里指岁月匆匆,转瞬即逝。
  • “涉虚”表示深入到虚无的境地或思考,强调对时间流逝的深刻理解。
  • “了知天地等籧庐”中的“籧庐”是古代建筑,这里指简单的居所。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理解和欣赏。
  1. 后来世事三春梦,前此闲愁一夕除。
  • “三春梦”指的是春天三个月的梦境,这里用来形容世间的变化无常,如同春天的美景一样短暂。
  • “一夕除”意味着在一夜之间就消除了所有的忧虑和烦恼。形容生活中的困扰很快被解决。
  1. 未静风尘羞肉食,忽惊梅柳忆山居。
  • “风尘”通常指世间的纷扰和尘埃。这里表示诗人对于世俗的不满和逃避的态度。
  • “羞肉食”表示因为厌倦世俗的生活而感到羞愧。这里的“羞”是形容词,表达情感。
  • “忽惊”表示突然感到惊讶或惊喜。“梅柳忆山居”中的“记”是动词,表示记忆或想念。“山居”是指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回忆。
  1. 灯前强和阳春曲,醉拂云笺任草书。
  • “灯前”表明是在夜晚或昏暗的环境中进行的活动。
  • “阳春曲”是一种古典音乐,常用来比喻优雅、美好的事物。
  • “醉拂云笺任草书”中的“酒醉”表示诗人饮酒过量的状态。“云笺”是古代文人用来写诗的纸张,质地轻盈如云雾。“草书”是一种书法形式,随意而自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酒精作用下放纵自己情感和才华,创作诗歌的场景。

译文
过眼流年又涉虚,了知天地等籧庐。
后来世事三春梦,前此闲愁一夕除。
未静风尘羞肉食,忽惊梅柳忆山居。
灯前强和阳春曲,醉拂云笺任草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生活态度和审美追求的作品。从字面上看,它描述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通过使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的情感和思想。

首先, 诗人通过对“流年”、“虚”等字眼的使用,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他意识到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他都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面对一切。这种心态使他能够超脱纷扰的世界,找到内心的平静。

其次, 通过描写“三春梦”和“一夕除”,诗人描绘了人生的短暂和美好。他认为生活中的美好时刻就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短暂且珍贵,应该珍惜每一个瞬间。这种观念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寻找快乐和满足,而不是被琐事所困扰。

再者, “未静风尘羞肉食”,“忽惊梅柳忆山居”两句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对比“肉食”和“山居”,展示了他在现代社会中的孤独感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和对现代生活的反思。

最后, “灯前强和阳春曲”,“醉拂云笺任草书”两句展现了诗人在酒精作用下的自由状态。他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种方式让他更加真实和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艺术创作过程也体现了诗人与自己内心深处对话的过程。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回顾和展望,也是对生活本质的思考和探索。它传达了诗人对简单、平静生活的向往,对人生短暂性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