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泊空村待月行,无端风浪夜还生。
舟人系缆频相唤,铃卒巡更忽自惊。
天近神京偏浩荡,水通沧海却回萦。
阴晴未卜朝来事,闲倚篷窗看启明。
扬青道中夜泊
小泊空村待月行,无端风浪夜还生。
舟人系缆频相唤,铃卒巡更忽自惊。
天近神京偏浩荡,水通沧海却回萦。
阴晴未卜朝来事,闲倚篷窗看启明。
【注释】 扬(yáng)青:地名,今属河北。
【赏析】
《扬青道中夜泊》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一首七律。这首诗写于公元827年(唐穆宗长庆六年),当时元稹正任监察御史,出使东川节度使李师道处。诗题中的“扬青”,是指当时扬州西北的青乡县(今河北省青州市)。元稹在诗中以白描手法描绘了一个夜晚停泊在扬青道中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作者旅途劳顿、心情烦躁、时局动荡不安等复杂情绪。
首联两句“小泊空村待月行,无端风浪夜还生。”写船在空荡的村庄里停泊下来,等待月亮升起。可是没有料到,半夜时分,忽然刮起了大风浪,船上的人又惊又怕。这里既点出了时间地点,又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不安。
颔联两句“舟人系缆频相唤,铃卒巡更忽自惊。”写船上的人不断地呼喊水手,让水手们快些把船拴好。而船夫们又不断地巡视,突然之间被巡逻的官兵吓得惊慌失措。这句诗既写出了船上人员的焦急,又反映出了官府巡逻的威风。
颈联两句“天近神京偏浩荡,水通沧海却回萦。”写天空和大海都是那么广阔无垠;但海路却迂回曲折,难以直行。这里的“浩荡”形容天空宽广辽远,“回萦”形容水路弯曲迂回。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对前途的担忧,也表现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尾联两句“阴晴未卜朝来事,闲倚篷窗看启明。”写早晨起来,不知道天气如何。于是只好靠在船篷上,看着东方露出鱼肚白的太阳。这里的“启明”指的是太阳初升,比喻黎明或晨光。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也反映了作者在艰难困境中依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