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萍过我已三回,四壁留题半杂苔。
雾散晓村红树出,云归晴岫翠屏开。
州连衢信雄东浙,路绕冈峦接上台。
一扫尘氛天万里,清风应逐使旌来。

【注释】

督军:监督军队。南赣:今江西、福建、广东一带。过草萍驿:经过草萍驿站。草萍,驿站名。三回:多次经过。苔:青苔。雾散:云开,雾消云散。晓村:清晨的村落。红树:红色树木。州连衢信雄东浙:郡治与道路连接,像雄壮的东越那样。衢信:郡治信义。台:山名,在江西上饶附近。尘氛:烟尘和污浊之气。应逐使旌来:应该随着使者的旌旗而来。

【译文】

我多次经过这个驿站,墙壁上留有题诗的痕迹,半是青苔。

清晨,雾气消散,红树从晨雾中露出,云彩回归,晴空下的山峰翠屏展开。

郡治与道路连接,像雄壮的东越那样,山冈环绕,接上了通往上饶的路。

扫除了一切尘氛,万里晴空一片清明,清风会随使者的旌旗而来。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在旅途中,三次经过“草萍驿”。诗人以“草萍”为题,表达了他对旅途劳顿生活的感慨和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联“草萍过我已三回,四壁留题半杂苔”,描写了诗人在驿站停留的情景。这里用“已三回”来表达时间的长短,说明诗人在这里逗留的时间不短。而“杂苔”则表明墙壁上留下了许多诗作。

颔联“雾散晓村红树出,云归晴岫翠屏开”,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景色。当雾气消散,清晨的村庄被红叶点缀得格外美丽;当云雾散去,晴朗的山峰被翠绿的屏风打开。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让人感觉如梦似幻。

颈联“州连衢信雄东浙,路绕冈峦接上台”,进一步描述了地理位置的特点。这里的“州”指郡治所在地,“衢信”意味着郡治信义;“台”则是指山名,位于江西上饶附近。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地理位置的壮丽,又表达了诗人对此地的赞美之情。

尾联“一扫尘氛天万里,清风应逐使旌来”,则是表达了一种期待之情。这里的“尘氛”指的是尘世的污浊之气,而“使旌”则是指使者的旗帜。诗人希望这些清新的气息能够随着使者的旗帜一同到来,带给人们更多的希望和美好。

整首诗以“草萍过我”为线索贯穿始终,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