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枝狼藉鸟绵蛮,又是春风三月天。
蠹简字讹时自校,兽炉香细午初然。
赏心何处临流饮,归计无端对雨眠。
章贡合流开府地,滔滔终日不知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理解诗人要表达的心愿。最后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本诗为五律,首联写景,颔联议论,颈联抒情,尾联点题。全诗语言质朴无华,却意境深远。

三月三日 :指农历三月初三。三月三,又称上巳、龙兴节等,相传为黄帝之孙颛顼帝的儿子玄嚣所建,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于此日举行盛大的踏青、祭祀、春宴等活动。三月三与寒食节、七夕节和端午节等一起被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花枝狼藉鸟绵蛮(《诗经•周南•汝坟》:“子之清扬,眉目清扬,士也,宜家室,宜子孙。”):形容春天景色美好,万物复苏。

春风三月天:即三月的春天。

蠹简字讹时自校:蠹,蛀虫;简,竹简,古代写字用的木板。这里泛指书简,意谓自己读书时遇到有误的字,就自行校正。

兽炉香细午初然:兽形铜质香炉,香气袅袅升腾,在温暖的中午散发出来。

赏心何处临流饮:欣赏美景之处在哪里?我独自在河边喝酒。

归计无端对雨眠: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只有对着窗外的雨声入梦。

章贡合流开府地:指赣州与章江、贡江汇合流经之地,是唐睿宗李旦曾建立大安郡王府的地方。

滔滔终日不知年:意思是整日忙碌着不知过了多少年头。

赏析:

首联写景。“三月三日”是古人认为上已节令的日子,也是诗人游春赏玩的时候。“花枝狼藉鸟绵蛮”,以“花”“鸟”两个意象描绘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又”字表明这是重复的动作,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游春了。“又是春风三月天”,进一步强调春天来临的季节特征。这句诗中“狼藉”一词,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活力,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

颔联议论。“蠹简字讹时自校”,用典出自《礼记·学记》中的“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故书之者皆真也,信矣。”这里的“真”指的是真实不伪,“信”指的是诚信不欺。作者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读书时遇到有误的字,就自行校正的态度,体现了他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品质。

颈联抒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在这美好的春光里,自己一个人静静地站在江边饮酒,欣赏着眼前的风景。然而,面对眼前美好的景色,却没有事情可做,只能对着窗外的雨声入梦。这里的“赏心”一词,是指欣赏美景之意,而“何处”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这种美景的留恋之情。同时,这句诗中的“归计”一词,也暗示着诗人内心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和向往。

尾联点题。“章贡合流开府地”,指赣州与章江、贡江汇合流经之地,是唐睿宗李旦曾建立大安郡王府的地方。这一句诗中“滔滔终日”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水流湍急的情景,也暗喻了时间流逝的无情和迅速。而“不知年”一词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的感慨和无奈。

这首诗语言质朴无华,却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文人追求功名利禄的现象和心态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