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法合成婴儿衣。一法不解婴儿机。出声喤喤孩且啼。
为儿说法知良知。长则学为裘与箕。

【注释】百福:指各种福。题百福衣:即作《百福衣诗》。婴儿机:婴儿初生时啼哭的样子。出声訿訿(chōu):婴儿啼哭的声音。为儿说法:给孩子讲道德。知良知:知道什么是良知。长则学为裘与箕(jī):《礼记·内则》云:“女子……织文布,织文锦,织作布帛,絃之以绩絮,为衣裳,为茵褥,为布带,纳其良,无敢公用。”这里指男子学习制作皮裘和竹箕一类的器具,以备将来娶妻时使用。

【赏析】这是一首颂扬男女平等、提倡妇女参与社会生活的诗。

“众法合成婴儿衣”:众法,指儒家学说中的各种理论。婴儿衣,指婴儿的衣服。这句意思是:儒家的各种学说综合起来,构成了一套适合婴儿穿的衣物。

“一法不解婴儿机”:一法,特指孔子的教导。解,懂得。机,机杼,古代用来抽丝引线的工具。这句是说:只有孔子的教导能够理解孩子初生的啼哭声。

“出声喤(xiāo)訿訿(chōu)孩且啼”:喤,形容声音响亮。訾(yǎn),形容哭泣。訿(zhēi),斥责。这句意思是:婴儿啼哭的声音响亮而急促,就像在斥责一样。

“为儿说道知良知”:道,指教育。良知,指人的本性和道德。这句意思是:给孩子讲道德,让他们明白什么是良知。

“长则学为裘与箕”(jī):《礼记·内则》云:“男子二十而冠,有司以弓箭乡射之法教之。三十而有室,始理夫妇之别。五十而仕,六十而传家,七十而无改操。”这句意思是:男子到了二十岁就要举行冠礼,有专人教授射箭的方法;三十岁要有自己的家室;五十岁可以出仕做官;六十岁可以传承家业;七十岁要保持高尚的品德不变。所以这里用男子学习制作皮裘和竹箕来比喻女子应该学习的内容。

这首诗赞扬了妇女应该像男人一样参与社会活动,体现了作者对男女平等思想的支持和倡导。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时期社会对男女角色定位的传统观念有所松动和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