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道路边疆去,回首甘凉忆旧游。
沙塞孤城胡骑接,玉关落日酒泉流。
哈枌果实供盘馔,苏鲁麻篘解客愁。
此日故人重会别,秣陵归思不胜秋。
注释:
八千里路,边塞之路。
回首甘、凉,回忆起在甘州、凉州(今甘肃张掖、酒泉)时的游历。
沙塞孤城,荒凉的边塞孤城。
胡骑接,胡人骑兵相接。
玉关,玉门关,位于今甘肃敦煌西北。
落日酒泉流,指太阳落下时,酒泉城的景色映入眼帘。
哈枌果实供盘馔,哈栆是西域特产,可以做成美味的水果菜肴。
苏鲁麻,即芝麻。篘,用草编织的容器,这里指用来盛放芝麻的器具。
此日故人重会别,今天是与朋友再次分别的日子。
秣陵归思,指对家乡的思念。秣陵是南京的旧称,这里是诗人对南京的称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写于公元653年(唐高宗咸亨元年)秋天。作者当时任江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他送别的这位姜维清主事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外甥,也是他的表兄弟。杜甫对这位表弟非常关心,曾写过《杜工部集》中的《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诗来表达他对姜维清的关切和思念。这次送别,杜甫特别写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的感情。
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每句五言,这是唐代七律的形式。前四句写诗人离别姜维清的情景;后四句写姜维清即将离开长安去边地的情况。
“八千道”,是说道路有八千里长,这是指从长安出发到边塞的道路。“边”字表明了地点。“去”,动词,表示动作。“回首”是回头的意思,这里表示回忆过去的事情。“甘凉”指的是今天甘肃一带,因为那里曾是唐朝的边境地区。“旧游”,指过去的游乐场所。这里的“游”字,是名词性用法,表示游历的地方。“忆”字表明了回忆的内容。“沙塞”指荒凉的边塞。“孤城”,单立的城。“孤”字是形容词,表示孤独的样子。“胡骑”,指来自北方的骑兵。“接”,动词,表示连接或接触。“玉关”是边关的名称,这里指玉门关。“落日酒泉流”,是说夕阳西下,酒泉城的景色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美丽。“落日”是名词性用法,表示时间。“酒泉流”,“流”字是动词性的,表示流动的意思。“沙塞孤城胡骑接,玉关落日酒泉流”,这两句写出了旅途的艰难险恶和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后四句是描写姜维清离开长安的情景。“哈栆”是一种西域特产,可以做成精美的水果菜肴。“栆果”是名词性用法,表示水果。“供盘馔”,意思是摆上一盘盘中的水果作为食物。“苏鲁麻篘”,篘是草编的容器,这里用来形容用来盛放芝麻的器具。“解客愁”,意思是解除客人的忧愁。这里的“客”字是名词性用法,表示客人或过路人。“此日故人重会别”,是说今天要与老朋友再次分别。“重会别”,动词性的,表示再次见面。“秣陵”,古代南京的别称。“归思”,指思乡之情。“不胜秋”,意思是无法忍受这种思念的痛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意境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