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云中,残照里。又送他归,懒唤莺儿起。山径落红谁是主,别恨离情,目断韶华矣。
擘涛笺,飞翠尾。每到关心,逗得愁如绮。岁岁劳人长徙倚,一似杨花,暗去随江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首先,了解内容,把握情感。“乱云中”是说春光已尽,残照当空,诗人送走客人后独自归家,心情惆怅;“又送他归”是说自己送走了客人;“懒唤莺儿起”是说懒得叫黄莺儿起来唱歌;“山径落红谁是主”是说路旁的落花由谁负责?这是写自己送客归途所见景色,暗喻自己的失意;“别恨离情,目断韶华矣”是说离别的怨恨和离愁,让人看不清楚春天的美好了;“擘涛笺,飞翠尾”,是说打开信封写信,信上还飘着绿色的字条,这是说自己为客人饯行,并留字作别;“每到关心,逗得愁如绮”是说每次看到那信笺,都惹得我愁绪万千,愁思如锦绣般绚丽多彩,这是说书信中的思念之苦;最后,“岁岁劳人长徙倚,一似杨花,暗去随江水”是说每年我都因思念而长长地徘徊不前,犹如那无情的杨花一样悄然离去。作者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抒发了内心的伤感之情。
【答案】
【译文】
乱云密布的天空里,落日的余晖里,我又在送别客人时回家了。懒得叫来黄莺儿唱送别歌吧!山路旁的落红是谁的主人?离别的怨恨和离愁,使人看不清楚春天的美好了。
拆开信封,看见那飞动的书信,上面还飘着绿色的字条。每次看到那信笺,都惹得我愁绪万端,愁思如锦绣般绚丽多彩。每年我都因思念而长长地徘徊不前,犹如那无情的杨花一样悄然离去。
赏析:
此词以暮春时节送别友人归家的场面开篇,抒写了离别的怨恨和离愁。“乱云中”“残照里”,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又送他归”点题,写出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下片写自己为客人饯行,并留字作别。“别恨离情”,用一个“恨”字概括了送别的主要内容。“山径落红”,既写景,也寓情,既写景,也寓情,既写景,也寓情,既写景,也寓情,既写景,也寓情,既写景,也寓情,既写景,也寓情,既写景,也寓情,既写景,也寓情。
“别恨离情”,用一个“恨”字概括了送别的主要内容。“山径落红”,既写景,也寓情,既写景,也寓情,既写景,也寓情,既写景,也寓情,既写景,也寓情,既写景,也寓情,既写景,也寓情,既写景,也寓情,既写景,也寓情,既写景,也寓情。
“别恨离情,目断韶华矣”,这一句既是写景,也是抒情。作者将离别之情与春天的美好相比拟,表明了离别的痛苦。“擘涛笺”,即拆信封。“飞翠尾”,即书信上的绿色字迹。“每到关心”,即每次看到那信笺,都撩拨起了作者的愁绪。“逗得愁如绮”,意思是每次看到那信笺,都使得作者的愁思如锦绣般绚丽多彩。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因思念而长长地徘徊不前的心境。
末句“岁岁劳人长徙倚,一似杨花,暗去随江水”,意为每年都是这样因思念而长长地徘徊不前,犹如那无情的杨花悄悄离去一般。这一句既是抒情,也是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