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吏元兼隐,萧然一草堂。
短墙过月色,虚牖接霞光。
阁最闲堪卧,琴还静可张。
生平甘澹泊,此味不妨长。

【解析】

题马平邑署

作吏元兼隐,萧然一草堂。短墙过月色,虚牖接霞光。阁最闲堪卧,琴还静可张。生平甘澹泊,此味不妨长。

【答案】

“题马平邑署”中的“题”字,是诗篇的首句,也是全诗的开篇,它交代了诗人写作这首诗时的具体地点,为后文写景和抒情作了铺垫。首句开门见山,点出题旨,说明自己是一个做官的人,同时还是一个人隐士。“作吏元兼隐”,表明自己既是一名官员又是一个隐者;“萧然一草堂”,“萧然”指冷落清寂的样子,“一”字突出了其简陋、简朴之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第二联“短墙过月色,虚牖接霞光”,描写的是诗人居住的环境:矮矮的围墙外是皎洁的月光,而那敞开的窗户正对着晚霞,诗人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幽雅清寂的意境。“短墙”、“月色”与“虚牖”、“霞光”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诗人淡泊明志、远离世俗的隐逸情趣。

第三联“阁最闲堪卧,琴还静可张”,进一步写诗人居所的特点。“阁”字写出诗人居所的雅致;“闲堪卧,琴还静可张”则表明诗人在这样清幽的环境中能够安下心来读书弹琴。这一联不仅写出了诗人的居所,而且写出了他生活的状态,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尾联“生平甘澹泊,此味不妨长”,总结全文主旨,表明了自己一生追求的是平淡无华的生活方式。诗人以“平生”二字收束全文,将自己的人生哲学概括出来,并以此结束全诗,使读者对诗人的人生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