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泊逢佳节,长宵作卧游。
江间仍禁夜,月下且维舟。
火树违同赏,灯花逭独愁。
明年知此夕,何客共登楼。

以下是对《元夕舟中二首》的逐句翻译、注释和赏析:

诗句翻译:

  1. 旅泊逢佳节,长宵作卧游。
  • 在旅途中遇到这个节日,我长夜无眠,仿佛在船上游玩。
  1. 江间仍禁夜,月下且维舟。
  • 即使江间有夜禁,我也要在月下停船。
  1. 火树违同赏,灯花逭独愁。
  • 火树(指灯火辉煌的夜晚)与众人不同,只有我一个人感到孤独和忧愁。
  1. 明年知此夕,何客共登楼。
  • 明年的这个夜晚,谁会和我一起登上高楼欣赏美景。

诗句注释:

  1. 旅泊逢佳节,长宵作卧游。
  • “旅泊”意为旅行住宿,“逢佳节”即遇到喜庆的节日,“长宵”表示漫长的夜晚,“作卧游”则形容在这种节日中,诗人无法入睡,而是躺在床上像在游览一样度过漫长的夜晚。
  1. 江间仍禁夜,月下且维舟。
  • “江间”指的是河流之间,“仍禁夜”意味着仍然禁止夜间活动,“月下”则是在月光下,“且维舟”表示暂时停泊船只,因为可能仍有夜禁。
  1. 火树违同赏,灯花逭独愁。
  • “火树”形容灯火通明如同树木一般,“违同赏”表示与众不同只能独自欣赏这美景,“灯花”则是指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烟灰,“逭独愁”表达的是诗人因为不能与众人共同欣赏美景而感到的孤独和忧愁。
  1. 明年知此夕,何客共登楼。
  • “明年”表明这是未来的事情,“知此夕”指的是知道今年的元宵节之夜,“何客”询问谁会来,“共登楼”则是想象着会有人与自己一同登高望远,共同欣赏这个节日。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守仁在正德年间所作,当时他因为被贬谪到贵州而远离家乡。诗中的“旅泊逢佳节”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因节日的到来而感到惊喜和兴奋的心情。而“长宵作卧游”描绘了一个不眠之夜的画面,通过“作卧游”这个动作,表达了诗人在节日里无法入睡的无聊和寂寞。

诗中的“江间仍禁夜,月下且维舟”反映了当时的交通限制和节日的特殊安排。尽管有所不便,但诗人依然坚持在江边观赏美丽的夜景。“火树违同赏,灯花逭独愁”更是深刻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热闹非凡的节日里,诗人却只能独自欣赏美景,这种对比使得诗人感到更加孤独和忧愁。

最后一句“明年知此夕,何客共登楼”,透露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对重逢的期望。尽管当前无法实现,但诗人相信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会有机会与朋友们一起登高望远,共同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

王守仁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一个文人在特定节日背景下的孤独与期待。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真挚情感,还能够进一步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文化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