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是三元夜,家同万石君。
宾筵元自美,众乐总堪群。
授简多吟雪,当歌尚遏云。
笳声何处急,莫向此中闻。
【注释】
三元:指月、星、木星,古人认为正月十五夜为上弦月,十六为中弦月,十七为下弦月,合称“三夜”。
万石君:指唐代名臣张柬之。
宾筵:指宴会。
吟雪:指咏雪诗,这里泛指作诗。
当歌尚遏云:指唱得高亢激昂的歌声。
莫向此中闻:意为不要让这些声音传入耳中。
【赏析】
元夕是农历正月十五的夜晚,诗人以“又和元夕四首”为题,即兴创作了这组七言绝句。
第一首:“节是三元夜,家同万石君。”意思是说:这个夜晚是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我家与万石君家一样。万石君指的是唐代名臣张柬之。他曾任吏部尚书、司空、中书令等职,封为博陵郡公,食邑达万户之多。张柬之在唐高宗时因反对武则天专政而获罪被杀,其家族也遭到株连而死。然而,诗人并没有因为自己曾与张柬之有旧而有所顾忌,而是毫不留情地将矛头指向了当时的权相武三思。这种敢作敢为的精神,正是作者性格特点的反映。
第二首:“宾筵元自美,众乐总堪群。”意思是说:宾客们聚在一起饮酒作乐,真是美极了!大家在一起欢声笑语,真是热闹极了!这里的“宾筵”,指宾客们的宴席;“众乐”,指众人的欢乐。诗人用“宾筵”和“众乐”来描绘宴会上的盛况,既表现了宴会的气氛,又表达了他对这一时刻的珍视。
第三首:“授简多吟雪,当歌尚遏云。”意思是说:我手拿文卷吟咏雪花之美,唱歌时的声音却高亢激昂如同天边飞来的云彩。这里的“授简”指的是文人雅士们互相赠送诗歌的情景;“吟雪”则是指吟诵咏雪的诗篇。“当歌”指的是歌唱,“遏云”则是形容歌声高亢激越,直冲云霄。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诗人饮酒赋诗、高声歌唱的场景。
第四首:“笳声何处急,莫向此中闻。”意思是说:胡笳的声音多么急促啊!千万不要传到我这里来吧!这里的“笳声”指的是古代军队行进时吹奏的军乐之声。“莫向此中闻”则是指不要传到我这里来吧。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外界喧嚣的厌恶,又流露出对自己清静环境的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