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干依檐出,新芽拆藓来。
清标霜里劲,生意地中回。
何日能栖凤,先春解友梅。
琴囊与诗卷,还并绿阴开。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从炼字、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情感主旨等角度分析,最后还要写出自己的见解。注意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旧干依檐出,新芽拆藓来。”诗人以“旧”与“新”相对照,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古树在雨后重又长出了嫩枝,而嫩叶则从苔藓中钻出头来。“旧”与“新”形成对照,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清标霜里劲,生意地中回。”诗人进一步描写了这棵新栽树的特点:它虽然只有嫩芽和嫩枝,但是它们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迎着寒冷的霜气顽强地生长。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新栽树苗的生机勃勃。
“何日能栖凤,先春解友梅。”诗人想象这棵新栽树苗将来能够引来凤凰栖息,成为人们喜爱的观赏对象;同时,它还能与早开的梅花结伴为邻,共同迎接春天的到来。诗人把树比作凤凰,把花比作梅花,这是借物寓意的写作方法,表达了诗人对这棵小树的喜爱之情。
“琴囊与诗卷,还并绿阴开。”诗人说这棵小树将来不仅会成为人们喜爱观赏的对象,而且还能装点人们的生活环境,让人们在这绿荫下弹琴吟诗。这是诗人的美好设想。
【答案】
示例1:“旧”与“新”相对照,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古树在雨后重又长出了嫩枝,而嫩叶则从苔藓中钻出头来。“旧”与“新”形成对照,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示例2:“清标霜里劲,生意地中回”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新栽树苗的生机勃勃。
示例3:诗人想象这棵新栽树苗将来能够引来凤凰栖息,成为人们喜爱的观赏对象;同时,它还能与早开的梅花结伴为邻,共同迎接春天的到来,这是作者的美好祝愿,表达了诗人对这棵小树的喜爱之情。
示例4:诗人说这棵小树将来不仅会成为人们喜爱观赏的对象,而且还能装点人们的生活环境,让人们在这绿荫下弹琴吟诗,这是诗人的美好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