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闽溪水,归来始就安。
菊苗荒再绿,荔子熟逾丹。
世网从添密,诗盟自不寒。
喜君能命驾,杯酒复同欢。
康孟担是自闽省返回的人,他经过百折不挠地努力终于平安归来。
荒地上的菊花重新长出嫩绿的芽苗,荔枝树上的果实成熟后颜色红得发亮。
世间的网罗更加严密,诗人们之间的友谊却依然温暖如春。
很高兴你能够派人来接我,让我们在美酒中畅饮庆祝重逢的喜悦。
百折闽溪水,归来始就安。
菊苗荒再绿,荔子熟逾丹。
世网从添密,诗盟自不寒。
喜君能命驾,杯酒复同欢。
康孟担是自闽省返回的人,他经过百折不挠地努力终于平安归来。
荒地上的菊花重新长出嫩绿的芽苗,荔枝树上的果实成熟后颜色红得发亮。
世间的网罗更加严密,诗人们之间的友谊却依然温暖如春。
很高兴你能够派人来接我,让我们在美酒中畅饮庆祝重逢的喜悦。
《回车巷世传蔺相如避廉颇处》是明代诗人卢龙云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的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1. 首句“国事艰危里”: - 这句诗以简洁的四字开篇,直接点明了国家所面临的困境和危险,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悲壮的基调。在国家存亡的关头,诗人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关切。 2. 次句“君心属望初”: - 这句诗描绘了国君(可能指君主或领导)对国家的前途抱有一线希望,但这种希望还显得非常渺茫
《土酋四首有引 其二》是明朝诗人卢龙云的作品,此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作者深刻的历史观和人生观。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翻译、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翻译: - 俯仰追前事,令人恨里隆:回顾过去的事情,让人感到无比的悔恨。 - 青衿还丧气,赤燧有何功:那些曾经满怀希望的年轻人现在却失去了信心,而赤燧(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又有什么功劳呢? - 单骑颜偏壮,群谋见略同
邑中槐树 元非王相宅,庭下亦三槐。 嫩绿盈春榭,繁阴覆夏台。 政闲喧自息,吏散鸟堪来。 阴德差无忝,他时莫浪猜。 注释: 1. 元非王相宅:意为并非是贵族或高官的府邸。 2. 庭下亦三槐:庭院下也有三株槐树。 3. 嫩绿盈春榭:春天的时候,嫩绿的槐叶充满了春日的庭院。 4. 繁阴覆夏台:夏天的时候,茂密的槐荫覆盖了夏日的凉台。 5. 政闲喧自息:当政事不忙碌时,喧闹声自然会减少。 6.
译文: 我族与朝廷非亲,只空言依附大汉朝。 冲锋陷阵的勇将能有几人?授以兵权的人真是无双。 只能追杀骄横的敌人,谁让我杀降俘之人? 哀哀的巷哭传来,泪水染红西江水。 注释: 1. 土酋四首有引 其一:这是一首描述土酋(边疆民族首领)的诗。其中“土酋”指的是边疆少数民族的首领。 2. 族类元非我:我族不属于朝廷。这里的“族类”泛指某个部落或家族,“我”指的是作者所属的汉族。 3. 徒云附大邦
【注释】 土酋:土司,古代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长官的称呼。 引:即《咏史》中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面:形容人面貌白皙。 丹衷:指忠诚之心。 曲突:指用木炭代替薪柴做饭,避免火灾。 负刍裘:指被剥削得一无所有。 狡虏:指狡猾的敌人。 蒸黎:百姓。 多难:指国家动乱不安。 堪忧:值得忧虑。 【译文】 你的面容虽然白皙,但忠诚之心却未曾投献朝廷。 你受到皇恩的庇佑,但却成为那些曲突徙薪的客人。
《土酋四首有引·其三》是明末清初诗人卢龙云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第①句:“比屋还耕凿,田园半已荒。” 表达了乡村生活的凋敝,农田被遗弃,无人耕作。这句诗通过“比屋”和“田园半已荒”描绘了一幅农村景象的萧条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困境的深切关注。 2. 第②句:“云何邀上赏,遽尔启侵疆。” 反映了统治者的傲慢与无知,他们不尊重农民的辛勤劳作,反而轻易地挑起争端
北上辞先墓二首其一 四序春回转,重泉夜永藏。 有怀空陟岵,无地不沾裳。 列鼎嗟何及,趋庭恨倍长。 九原难复作,风木古来伤。 诗句释义 1. 四序春还转:四季轮回,春天又回到了人间,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时间的流逝。 2. 重泉夜永藏:在深深的地下世界,夜晚如此长久,象征着生命的永恒和神秘。 3. 有怀空陟岵:怀念逝去亲人时,只能遥望他们所在的高处。 4. 无地不沾裳:泪水无法停歇,湿润了衣裳。
【注释】 1、阒(qù)寂:静;静寂。 2、樵(qiáo)山:在今河南省方城县东南,汉初置县,故城在今河南方城市西南二十里。 3、先人:指已去世的祖父或父亲。敝庐:简陋的房子。 4、经岁别:一年之中分别多次。 5、避乱:躲避战乱。更城居:在城中居住。 6、阴德:阴间之德,指死后积下的善行好德。遗经:指《易传》。邺架:晋石崇藏书楼名,在今河北临漳西。 7、暂归:暂时返回。环眺:环顾眺望。伫:停留
自城中还至乡园二首 其二祖泽贻遗远,亲庭嗣述来。 山林欢未足,风木思堪哀。 魂魄思丰沛,班斓忆老莱。 满庭今对客,笑口未曾开。 注释:祖泽贻(yí)遗远:祖父留下深远的遗训。祖泽贻,指祖父。 亲庭嗣述来:在家乡继承先人的家业。亲庭嗣,在家承接先人遗留下来的基业。 山(shān)林欢未足:指山林中的快乐还不够。 风(fēng)木思堪哀:因思念父亲而悲伤不已。风木,比喻父亲,这里指作者的父辈。
【解析】 此诗首联写榕树,次联写诗人因忆子厚而作,三联写榕树之高,四联写榕树之盛,五联写榕树之老。最后两句以“甘棠”自比,抒发了对贤者的怀念之情。全诗意境清丽,含蓄蕴藉。 【答案】 ①双榕:两棵榕树。②苍黛:指榕树的枝叶茂盛苍绿如黛色。③莺啼乱叶飞:形容春末夏初时榕树上鸟鸣雀跃,叶子纷乱飘落的景象。④甘棠:比喻贤才。⑤和者稀:指贤者稀少
【注释】 苏叔:即张籍,唐末诗人。玄畅堂:在长安城南的通化门内,是唐代著名的酒肆。 伏日(fú rì):初伏的日期。炎蒸:指酷热的天气。 莼鲈:一种水产品,这里泛指家乡的食物。因客久:因为客人留连不去而久留。 鸡黍(zhě):鸡肉和黍米,泛指简单的饭菜。 物外:指超脱世俗之外。 四愁篇:指汉魏时期文学家蔡文姬的《悲愤诗》。此诗为《悲愤诗》的第一首。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秋天的伏日
抵家后答林君勉二首 鼓棹出江湾,风涛动旅颜。 愤难甘蹈海,愚或笑移山。 翘首烟霄外,论心意气间。 雄文终遇合,且傍舞衣班。 注释: 鼓棹:指划船前进。棹:船桨。 江湾:水边弯曲的地方。 风涛:指大风大浪。 旅颜:形容旅途中的心情。 愤难甘蹈海:指有志向的人决不会因为困难而放弃追求。 愚或笑移山:指有决心和毅力的人是不会被嘲笑和轻视的。 翘首:抬起头来望着远方。 烟霄外:指遥远的天边。 意气间
【注释】 1. 滨海地:指海边。 2. 日上望乡台:登上高台,眺望远方的家乡。 3. 一自:自从。 4. 萍梗:浮萍和木梗(比喻漂流不定的人)。 5. 相安弃草莱:互相安慰,抛弃了杂草和野草。 6. 养拙:修养品德,不炫耀才华。 7. 清论:清新的议论。程才:指才能。 8. 椷书特远来:书信远道而来。 9.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朋友林君勉的答谢之词。首句“昔居滨海地,日上望乡台”
【注释】 磻支:指姜氏。董孺人:指董贞母,即董祀母,相传为汉光武帝时人。特嘉勉:特别嘉奖勉励(姜生)。 赋别二首:这里指《赋别董孺人》和《赋别姜生》。 【赏析】 此词是作者与姜生磻之母董孺人告别的两篇作品之一。姜生磻来自闽地来请作者传其祖母董孺人的事迹,作者很嘉奖他,因而作这两首词以表达他对姜生的勉励之情。 上片“世远龙峰下,诗书泽未寒。”写自己对董孺人的怀念以及在远离家乡
姜生磻支自闽来请传其贞母董孺人特嘉勉之赋别二首 卢龙云创作背景 第一章:吏隐孤城日,诸贤忆论文 诗句解析:描述了一个孤独的城郭和一群学者在讨论文学的场景。 译文:在这座孤城的官府中,许多学者聚集在一起,讨论着各种文学理论。 关键词解释:吏隐,孤城,诸贤 第二章:山间遍桃李,海上几风云 诗句解析:描述了山川间桃花盛开的景象以及海上变幻莫测的风云。 译文:在群山之中到处是盛开的桃花
春日 廿载婴尘网,今方物外游。 闲居聊自赋,世路岂深忧。 梦返隍中鹿,机闲海上鸥。 阳回春事足,吾道本沧洲。 注释: 1. 廿载婴尘网:二十年来被尘埃所缠绕。 2. 今方物外游:现在才在物质之外游荡。 3. 闲居聊自赋:闲居时随便写点东西。 4. 世路岂深忧:在这个世界上难道有太多的忧虑? 5. 梦返隍中鹿:梦中回到隍中的鹿那里。 6. 机闲海上鸥:在海上的鸥鸟那里找到了悠闲。 7. 阳回春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