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厌蓬蒿满,孤亭杂众芳。
竹如三径绿,桂似小山苍。
薋菉宁芜秽,松梅自雪霜。
琴樽聊寄适,未拟百花庄。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意象的特点,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
郊居八咏廓处堂:郊外的居所,有八篇诗赋,其中《廓处堂》最为出名。不厌蓬蒿满:不要嫌弃野草蓬蒿丛生。孤亭杂众芳:在孤独的小亭中与众多花草相争艳。竹如三径绿,桂似小山苍:竹林像三条小路一样翠绿,桂树像小山一样青葱。薋(wěi)菉(lù)宁芜秽:香茅和杜若之类杂草,也决不会混杂着污浊的东西。松梅自雪霜:松树和梅花不怕冰雪的侵袭。琴樽聊寄适,未拟百花庄:弹琴酌酒,姑且以自娱,哪里敢奢望去享受花鸟的欢乐呢?赏析:①开头两句点出居所,表明诗人对居处的偏爱。“不厌”二字,写出了诗人的闲适之情;“蓬蒿”,指野草,表现诗人居高临下、俯瞰群生的旷达胸襟;“孤亭”,指作者居处附近的亭子,表现出诗人清静淡泊的生活趣味。②三四句写景。“竹”“桂”,均属香木,是诗人喜爱的对象。这里既赞美了竹的挺拔,桂的芬芳;又用“小山”比喻桂树,说明桂树枝叶繁茂,枝干劲挺。“薋”、“菉”为香草,亦为诗人喜爱之物,这两句写它们虽生长在野草之中,却能自成一格,不为俗物所污。③五六句写诗人的人格志趣。“松”“梅”,是傲骨的化身,也是君子的象征。诗人虽然身处幽僻之境,但并不感到寂莫无聊,而是乐于与松柏梅相伴随。④最后两句写诗人的生活态度。“琴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和一种酒器。“聊”,暂且。“未拟”,没有打算之意。“百花庄”,即花间宴饮之地,诗人在这里饮酒赏花,以自娱。⑤全诗语言平易浅近,却富有情韵。诗人通过写自己独处时与大自然相亲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超然脱俗、安于寂寞的生活态度。
【答案】
郊居八咏廓处堂
不厌蓬蒿满,孤亭杂众芳。
竹如三径绿,桂似小山苍。
薋菉宁芜秽,松梅自雪霜。
未拟百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