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初改谢,绿叶始交加。
细雨生榆荚,微风起楝花。
寂寥虚客况,漂泊感年华。
骨肉两乡远,谁能不念家。

【注释】

1.青阳:即青阳山,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谢:指唐代诗人谢灵运。2.绿叶始交加:形容树木新长出的叶子。交加:重叠。3.细雨生榆荚:形容春雨润物细无声。榆荚:榆树的种子或果实。4.微风起楝花:形容春风吹拂时楝树开花。楝花:楝树的花。5.寂寥:寂寞冷落。虚客:寄居他乡的人。6.漂泊:流浪在外。感年华:感叹时光流逝。7.骨肉两乡远:指亲人相隔两地。8.念家:想念家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抒发思念家乡之情的诗。

首句“青阳初改谢”,点明题旨,说明是春天,是青阳山的春天。次句“绿叶始交加”,描绘了树木新长出的叶子,形象地表现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第三句“细雨生榆荚”,描绘了春雨滋润万物的情景,突出了春天的湿润、温暖。第四句“微风起楝花”,描绘了春风拂面,吹动楝树开花的景象,进一步衬托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人笔锋一转,从眼前的景物过渡到对故乡的思念:“寂寥虚客况,漂泊感年华。”这句表达了自己作为客居他乡之人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自己年华流逝的感慨。这种情感的抒发,既符合诗歌的情感表达特点,又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

最后两句“骨肉两乡远,谁能不念家”,进一步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骨肉两乡远”指的是自己和亲人分别在两个地方,而“谁能不念家”则是反问句式,表达了无论何时何地,自己都无法忘记家乡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