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扁舟此地过,樽前谈咏得羊何。
几回梦断清秋月,何处重听子夜歌。
远道炎蒸愁赤日,孤村云石蔓青萝。
山阳笛在偏增感,不尽离怀对绿波。
舟次怀旧
忆昔扁舟此地过,樽前谈咏得羊何。
几回梦断清秋月,何处重听子夜歌。
远道炎蒸愁赤日,孤村云石蔓青萝。
山阳笛在偏增感,不尽离怀对绿波。
注释:
扁舟:小船,这里指诗人的船。
樽前谈咏得羊何:在酒樽之前吟诗作歌,与友人谈论《诗经·小雅·采薇》。得羊何,即“得”字的倒文,意为得到什么。
清秋月:秋天的月亮。
子夜歌:《子夜四时歌》是南朝梁代诗人阴铿创作的组诗作品,共二十首。其中《子夜四时歌秋歌》为其中之一。
远道炎蒸愁赤日:遥远的路途中暑气逼人,让人感到炎热,心情烦躁。炎蒸,炎热。
孤村云石蔓青萝:一个孤寂的村庄,云缭绕的岩石上长满了青苔。
山阳笛:指《阳春白雪》,相传战国时期的赵人司马相如擅长此曲。后泛指高妙绝伦的曲子。
偏增感:更加增添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写下的,通过回顾过去的旅行经历,表达了他深深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忆昔扁舟此地过”,诗人回忆起了在这个地方渡过扁舟的时光,这里的扁舟指的是小船,诗人用“此地”一词,表明了他对那个地方的回忆。
第二句”樽前谈咏得羊何”,诗人在酒樽之前吟诗作歌,与友人谈论《诗经·小雅·采薇》。这里的得羊何,即“得”字的倒文,意为得到什么。诗人通过这个动作,表现出他在酒桌上畅谈的情景。
第三、四句”几回梦断清秋月,何处重听子夜歌”,诗人描述了他在梦境中多次听到秋天的月亮和子夜的歌谣,这些声音让他想起了过去的时光。
第五、六句”远道炎蒸愁赤日,孤村云石蔓青萝”,诗人描绘了一个遥远的村庄的景象,那里的云缭绕的岩石上长满了青苔,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里的炎蒸和赤日,分别指远处的炎热和夕阳,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他对那个村庄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山阳笛在偏增感,不尽离怀对绿波”,诗人提到了山阳的笛声,这个笛声似乎更加增添了他的感慨,他对着绿色的波浪表达了无尽的离愁别绪。这里的山阳笛,是指著名的古乐之一,它常常被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的记忆和现实的感慨,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