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丹梯最上头,何来千仞泻飞流。
初疑银汉从天下,忽讶沧波倒峡浮。
草木春回馀作润,江山人藉此相留。
红尘久负登临兴,沾洒欣从物外游。

【注释】

  1. 瀑布泉在百丈厓:百丈高崖上有瀑布。
  2. 缥缈:形容山高,云雾缭绕。
  3. 丹梯:红色的梯子;这里指石级。
  4. 何来:何处来。
  5. 千仞泻飞流:千丈高的悬崖上水从高处落下飞流直下。
  6. 初疑银汉从天下:起初还以为银河倒挂下来。
  7. 忽讶沧波倒峡浮:忽然觉得沧浪的波浪倒挂在峡谷中。
  8. 草木春回馀作润:春天来了,万物滋润。余作润,还有余下的润泽。
  9. 江山人藉此相留:山河大地的人们依靠这里留下生活的痕迹。藉:依托。
  10. 红尘久负登临兴:长久以来,人们总是把登高望远当作一种乐趣。
  11. 沾洒欣从物外游:欣喜地在尘世之外游玩。
    【赏析】
    《题百丈溪》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描绘瀑布和山水风光的小诗。首联写瀑布,颔联写瀑布落差之大,颈联写瀑布周围景物,尾联描写瀑布对人间的滋润。整首小诗语言简洁、凝练,生动传神。
    “瀑布泉在百丈崖”,起笔突兀,一落而不可收拾。一个“在”字,点明瀑布之位置,也暗示出瀑布之巨大。接着“缥缈丹梯最上头”,又一笔宕开,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那似乎虚无缥缈的石梯。这两句虽然只是简单的叙述,但是,它们已经为后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奠定了一个基础。
    接下来的三句“何来千仞泻飞流?初疑银汉从天下,忽讶沧波倒峡浮。”则是对上一句的进一步发问和展开。这四句是对瀑布的进一步描绘,也是对上文的深入阐释。
    “何来千仞泻飞流?”是疑问,也是感叹,更是对大自然的赞美。这一句既表明了自己的惊讶之情,也表明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初疑银汉从天下,忽讶沧波倒峡浮”,则更进一步地展开了想象。这两句是对于上一句的深化和拓展,也是对于整个诗歌主题的进一步阐释。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凝练,但是却能够将读者带入到诗歌所描述的场景之中,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瀑布之下,感受到那瀑布带来的震撼之感。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寓意丰富,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于人生的思考。它以瀑布为载体,通过对其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对于自然的深深眷恋和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