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高楼思悄然,片心长在白云边。
蓼莪最引终天恨,岵屺难忘爱日年。
锡命几回瞻拜阙,承欢但欲赋归田。
至今明发怀如旧,强对开帘月万川。
【注释】
- 杨中丞:指杨思勖,字思明。唐代诗人。他曾任刑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
- 白云边:指白云寺在长安城东,杨思勖的家乡。
- 蓼莪(liǎo é ):蓼和莪都是草名,这里泛指草木,常用来比喻父母。
- 终天恨:终身之恨。
- 岵屺(fù qí):山无草木的地方叫岵,水无石头的地方叫屺。这里借指故乡。
- 锡命:赐给使命。
- 瞻拜阙:登朝见皇帝。
- 开帘月:打开帷帐,月光照射进来。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思亲楼的诗。首联写登上高楼所见景物,引发对父母的思念;颔联写对父母的思念之情;颈联写自己为官在外,不能回家看望父母,只能寄托于诗作;尾联写自己的内心感受。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远。
诗的前两句“一上高楼思悄然,片心长在白云边”,描绘了作者登高望远,独自伫立高楼之上的场景。此时,作者的心情显得有些黯然神伤,但并未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思悄然”这一细节,暗示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接下来,“蓼莪最引终天恨,岵屺难忘爱日年”这两句则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其中,“蓼莪”一词既指草木,又隐喻父母,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深深怀念之情。而“爱日年”则意味着每当看到太阳升起的时候,都会想起故乡的父母,这种思念之情愈发强烈。
接下来的“锡命几回瞻拜阙,承欢但欲赋归田”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生活的无奈。虽然朝廷多次赐予他任务,但他始终无法回到故乡,只能继续在官场上奔波。而“承欢”则意味着在家乡时的快乐时光,与“赋归田”形成对比。这里的“但欲”也透露出作者对归乡的期望和向往。
最后两句“至今明发怀如旧,强对开帘月万川”则进一步深化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虽然身处异乡,但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作者总是忍不住回忆起故乡的山水美景以及那些与父母共度的时光。而“开帘月”则象征着故乡的美丽景色,让人心生向往。而“万川”则意味着故乡的广阔和美丽,给人一种无尽遐想的感觉。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远离故乡的游子对父母的思念之情。诗中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修辞手法,但却凭借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打动人心。整首诗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们感受到那份深深的亲情和对故乡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