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封千里尽春台,又见崇台面面开。
云物迥连天阙下,股肱独近帝城隈。
霞光睥睨飞常入,烽色萑苻净不来。
自是修文非讲武,登高时有大夫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进行赏析。此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考生需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结合注解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作答。

“提封千里尽春台,又见崇台面面开”,第一句写景,写益津八台高耸入云,春光明媚,景色宜人,诗人登临远望,心旷神怡。第二句写情,诗人面对如此美好的景色,不禁感慨万分,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云物迥连天阙下,股肱独近帝城隈”,第三句是说远处的景物在云雾缭绕中显得格外遥远,而近处的人却近在眼前。第四句是说虽然身近京城,但远离国家,不能为皇帝分忧解难,只能独自面对。

“霞光睥睨飞常入,烽色萑苻净不来”,前句描绘了壮丽的日出景象,霞光从天际升起,照耀四方。后句描绘了战火纷飞的情景,烽火四处蔓延,却无法驱散敌人的气焰。

“自是修文非讲武,登高时有大夫才”,最后两句是说诗人自己明白,应该致力于文学创作而非战争,因此他登上高处的时候总是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风度。

【答案】

寄题益津八敌台

提封千里尽春台,又见崇台面面开。

云物迥连天阙下,股肱独近帝城隈。

霞光睥睨飞常入,烽色萑苻净不来。

自是修文非讲武,登高时有大夫才。

译文:

千里江山尽收眼底,益津的八台高峻挺拔,远远看去就像一面面屏风一样展开。

云雾缭绕之中,天宫之门高悬,仿佛与大地相连。

股肱之臣独自靠近皇宫,身陷国难不能报效君王。

晨曦初照,霞光万丈,光芒四射;烽火四起,狼烟滚滚,却无法驱走敌人。

我深知应该致力于文学创作而非战争,所以每当我登上高楼远眺,总能展现自己的文才和风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