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水谈经道已尊,霜台飞檄誉兼存。
苏湖教化新移俗,邹鲁诸生并在门。
桃李风前争自媚,鹍鹏霄际待齐骞。
讲堂喜报三鳣兆,何厌阑千苜蓿盘。

这首诗是陈司训的《膺奖》。

诗句释义:

  1. 璧水谈经道已尊 - 璧水:指陈司训的住所或办公地点。这里指他在这里谈论经书已经受到尊重。
  2. 霜台飞檄誉兼存 - 霜台:指官府或者朝廷。飞檄:古代文书,用来传递紧急军情或命令。这里指陈司训的声誉被广泛传播。
  3. 苏湖教化新移俗 - 苏湖:泛指江苏和浙江一带,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和经济都非常发达的地区。移俗:改变习俗。这里指陈司训在这里推广教育改革,改变了当地的风俗习惯。
  4. 邹鲁诸生并在门 - 邹鲁:指山东和河南,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和政治都非常重要的地区。诸生:古代对读书人的称呼。这里指陈司训招收了很多学生,他们都在他的学堂里学习。
  5. 桃李风前争自媚 - 桃李:指学生,也比喻老师的学生或弟子。媚:讨好,奉承。这里形容学生们在风前面争相讨好老师,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
  6. 鹍鹏霄际待齐骞 - 鹍鹏:古代传说中的两种神鸟,这里比喻高远的目标或抱负。霄际:天空的边缘,指高远的地方。待齐骞:等待一起飞翔。这里形容学生们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时,希望能够一起取得成功。
  7. 讲堂喜报三鳣兆 - 讲堂:指学堂、学校。三鳣兆:表示喜庆、吉祥的征兆。这里指学堂里传来了好消息,预示着将会有好的发展。
  8. 何厌阑千苜蓿盘 - 阑:尽、满。苜蓿盘:一种蔬菜,常用来招待客人。这里形容学堂的食物丰盛,满足了所有师生的需求,让他们感到非常满意。

译文:
在璧水(我)这里谈论经书已经受到尊重,霜台(官府)飞来的公文赞誉我的存在。
新的教化方式在苏湖地区改变着人们的习俗,邹鲁地区的学子都在我的学堂里学习。
在桃花和李花盛开的地方,学生们争相讨好老师,希望老师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鼓励。
学生们在追求高远的目标时,就像鹍鹏一样展翅高飞,期待着一起成功。
学堂里传来了好消息,预示着将会有好的发展。学生们对此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们的食物非常丰盛,满足了所有师生的需求。

赏析:
这首诗是陈司训的一首赞美诗。诗中充满了对教育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陈司训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对学生们的期望。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变苏湖地区的习俗,为学生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丰富情感。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如“桃李”象征着学生的才华和热情,“鹍鹏”则象征着高远的目标和追求。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